标题:法云《海东高僧传》 内容: 释法云。 俗名公夌宗。 谥曰真兴。 而法兴王弟葛文王之子也。 母金氏。 生七岁即位。 克宽克仁。 敬事而信。 闻善若惊。 除恶务本。 七年兴轮寺成。 许人出家为僧尼。 八年命大阿餐柒夫等广集文士。 修撰国史。 十年梁遣使。 与入学僧觉德送佛舍利。 王使群臣奉迎兴轮寺前路。 十四年命有司筑新宫于月城东。 黄龙见其地。 王疑之改为佛寺。 号曰黄龙。 二十六年陈遣使刘思及僧明观。 送释氏经论七百余卷。 二十七年祇园实际二寺成。 而黄龙亦毕功。 三十三年十月为战死士卒设八关斋会于外寺。 七日乃罢。 三十五年铸黄龙寺丈六像。 或传阿育王所泛船载黄金至丝浦。 输入而铸焉。 语在慈藏传。 三十六年丈六出泪至踵。 三十七年始奉原花为仙郎。 初君臣病无以知人。 欲使类聚群游。 以观其行仪。 举而用之。 遂简美女二人。 曰南无。 曰俊贞。 聚徒三百余人。 二女争妍。 贞引南无。 强劝酒醉。 而投河杀之。 徒人失和而罢。 其后选取美貌男子。 传粉妆饰之。 奉为花郎。 徒众云集。 或相磨以道义。 或相悦以歌乐。 娱游山水。 无远不至。 因此知人之邪正。 择其善者荐之于朝。 故金大问世记云。 贤佐忠臣。 从此而秀。 良将猛卒。 由是而生。 崔致远鸾郎碑序曰。 国有玄妙之道。 曰风流。 实乃包含三教。 接化群生。 且如入则孝于家。 出则忠于国。 鲁司寇之旨也。 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 周柱史之宗也。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竺干太子之化也。 又唐令狐澄新罗国记云。 择贵人子弟之美者传粉妆饰。 而奉之名曰花郎。 国人皆尊事之。 此盖王化之方便也。 自原郎至罗末。 凡二百余人。 其中四仙最贤。 且如世记中。 王幼年即祚。 一心奉佛。 至末年祝发为浮屠。 被法服自号法云。 受持禁戒。 三业清净。 遂以终焉。 及其薨也。 国人以礼葬于哀公寺之北峰。 是岁安含法师至自隋。 至安含传辨之。 [觉训]赞曰。 风俗之于人大矣哉。 王者欲移易。 于当世如水之就下。 沛然孰御哉。 始真兴既崇像教。 设花郎之游。 国人乐从仿效。 如趍宝肆。 如登春台。 要其归在乎迁善徙义。 鸿渐于大道而已。 彼汉哀帝徒以色是爱。 故班固曰。 柔曼之倾人意。 非特女徒。 盖亦有男色焉。 评之不可同日而语矣。 发布时间:2025-05-21 11:31:15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65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