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僧伽〔《神僧传》卷第七〕 内容: 僧伽大师。 西域人也。 俗姓何氏。 唐龙朔初来游此土。 隶名于楚州龙兴寺。 自此始露神异。 初将弟子慧俨至于泗洲临淮县。 信义坊乞地施标。 将建伽蓝。 于其标下掘得古香积寺铭记并金像一躯。 上有普照王佛字。 居人叹异云。 天眼先见。 吾曹安得不施乎。 于是争求布施。 尝卧贺跋氏家。 身忽长其床榻各三尺许。 人莫不惊怪。 次现十一面观音形。 其家举族欣庆倍加信重。 遂舍宅而建寺焉。 由此奇异之踪变现不一。 初伽化行江表止嘉禾灵光寺。 彼泽国也。 民家渔梁矰弋交午。 伽苦敦喻。 其诸杀业陷堕于人。 宜疾别图生计。 因而裂网折竿者多矣。 伽闲而宴息。 见神告曰。 天方亢阳百姓苗死。 身胡藏其懒龙耶。 伽曰。 为之奈何。 神曰。 若今夕但小指出窗隙外。 其如何。 伽依之。 其夜霆击异常。 质明视之微有红线脉焉。 伽曰。 吾与此壤无缘。 乃行抵晋陵见国祥寺荒废。 乃留衣于殿梁而去。 后人闻异香芬馥。 伽尝记之曰。 伊寺有人王重兴去三十年后果有僧。 俗姓全为檀那矣。 通天万岁中于山阳众中。 悬知嫌鄙伽者。 乃昌言曰。 吾有五十万钱奉助功德。 勿生横议。 伽于淮岸招呼一船曰。 汝有财施吾可宽刑狱。 汝所载者剽略得耳。 盗依言尽舍。 佛殿由是立成。 无几盗败拘于扬子县狱。 伽乘云下慰喻言无苦。 不日果赦文至免死矣。 昔在长安附马都尉武攸暨有疾。 伽以澡罐水噀之而愈。 声震天邑。 后有疾者告之。 或以柳枝拂者。 或令洗石狮子而瘳。 或掷水瓶。 或令谢过。 验非虚设福不唐捐。 却彼身灾则求马。 警其风厄则索扇。 或认盗夫之钱。 或咋黑绳之颈。 或寻罗汉之井。 或悟裴氏之溺。 或预知大雪。 或救旱飞雨。 神变无方莫测恒度。 景龙二年。 中宗遣使迎师入内道场。 尊为国师。 寻出居荐福寺。 尝独处一室。 而顶上有一穴恒以絮塞之。 夜则去絮香从顶穴中出。 烟气满房非常芬馥。 及晓香还顶中。 又以絮塞之。 师尝濯足人取其水饮之。 痼疾皆愈。 一日中宗于内殿。 语师曰。 京邑无雨已是数月。 愿师慈悲解朕忧迫。 师将瓶水泛洒。 俄顷阴云骤起甘雨大降。 中宗大喜。 诏赐所修寺额以临淮寺为名。 师请以普照王寺为名。 盖欲依金像上字也。 中宗以照字是天后庙讳。 乃改为普光王寺。 仍御笔亲书其额以赐焉。 至四年三月二日。 于长安荐福寺端坐而终。 中宗即令于荐福寺起塔漆身供养。 俄而大风欻起臭气遍满。 中宗问曰。 是何祥也。 近臣奏曰。 僧伽大师化缘在临淮。 恐是欲归彼处。 故现此变也。 中宗默然心许。 其臭顿息。 顷刻之间奇香郁烈即以其年五月送至临淮起塔供养。 即今塔是也。 后中宗问万回师曰。 僧伽大师何人耶回曰。 是观音化身也。 法华经普门品云。 应以比丘比丘尼等身得度者。 即皆现之而为说法。 此即是也。 先师至长安。 万回礼谒甚恭。 师拍其首曰。 小子何故久留。 可以行矣。 及师迁化后不数月回亦卒。 发布时间:2025-05-21 11:27:43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65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