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异部宗轮论(Samayabhedo-paracanacak-ra-sastra) 内容: Yibuzonglunlun佛教说一切有部论书。 异部,指宗派之部类各异,宗轮,谓所宗之法互有取舍,如轮转不定。 记述佛灭后印度佛教分派的历史及其教义等。 古印度世友撰,唐玄奘译。 1卷。 异译本有二:①《十八部论》,又名《分别部论》。 未标译者姓名。 1卷。 序偈前有罗什法师集五字,隋吉藏认为是罗什译,而各旧经录均作失译。 ②《部执异论》,又称《部异执论》,陈真谛译。 1卷。 据玄奘所传,本论作者世友,系迦腻色迦王时人,说一切有部四大家之一。 全论分为序分偈颂和正文长行两大部分。 序偈主要叙述造论因缘及介绍作者生平。 正文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 ,阐明佛教分派的年代及其原因,记述大天五事等引起的争论,即当时大天认为阿罗汉果(修行达到的最高精神境界)还有五种局限性,即①还有梦遗之事;②还为无明所覆盖;③还有对三宝、佛法的犹豫;④还要佛和其他长者的指教;⑤仍有无常、苦等感觉,发出苦的声音。 因此阿罗汉不是究竟位,佛才是究竟位。 对大天这种主张引起的争论,使统一的佛教分裂为大众、上座两部,最后又分裂成18部。 第二,记述佛教各派对一些重要理论问题的不同认识和主张,归为11类;对如来语是否皆转法轮,菩萨有无贪欲、瞋恚等烦恼,阿罗汉(第四果)退不退,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是实有还是假有等不同看法,分别加以阐述。 为研究部派佛教的发生、发展及其教义的重要资料。 此论有藏文译本。 近代有日本木村泰贤、宇井伯寿、寺本婉雅和日暮京雄等人的日译本;尚有增田慈良等人的英译本和苏联华西列夫斯基的俄译本。 注释有唐窥基的《异部宗轮论述记》3卷;《部异执论》有陈真谛疏10卷,今已不传。 日本尚有注释窥基《异部宗轮论述记》的荣天《目论》5卷和宪荣《发 》3卷等。 藏传佛教译有清辨的注释。 (刘明渊) 发布时间:2025-05-21 11:24:49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65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