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僧稠〔《神僧传》卷第三〕 内容: 释僧稠。 姓孙氏。 元出昌黎末。 居钜鹿之瘿陶焉。 性度纯懿。 一览佛经涣然神解。 幼落发为沙弥时。 时辈每暇。 常角力为戏。 而稠以劣弱见凌侮。 稠羞之。 乃入殿中闭户抱金刚足。 而誓曰。 我以羸弱为等辈轻侮。 汝以力闻当佑我。 我捧汝足七日当与我力。 如不与必死无还志也。 如是至第六日。 将曙金刚形现手执一钵筋谓稠曰。 小子欲力当食此筋。 稠辞以斋故不欲食。 神乃怖以杵。 稠惧遂食。 食已神曰。 汝已多力。 然善持教勉旃。 神去且晓。 乃还所居。 同列复戏侮。 稠曰。 吾有力矣。 恐汝不能堪。 众试引其臂。 筋骨强劲殆非人也。 方惊疑。 稠曰。 吾与汝试之。 因入殿中横蹋壁行。 自西至东凡数百步。 又跃首至于梁数四。 仍引重千钧。 拳捷骁趫动骇物听。 众皆惊服。 尝住嵩岳寺。 僧有百人泉水纔足。 忽见妇人弊衣挟帚却坐阶上听僧诵经。 众不测为神人也。 便诃遣之。 妇有愠色以足蹋泉。 水立枯竭身亦不现。 众以告稠。 稠呼优婆夷。 三呼乃出。 便谓神曰。 众僧行道宜加拥护。 妇人以足拨于故泉。 水即上涌。 众叹异之。 后诣怀州西王屋山修习前法。 闻两虎交斗咆响震岩。 乃以锡杖中解。 各散而去。 一时忽有仙经两卷在于床上。 稠曰。 我本修佛道。 岂拘域中长生者乎。 言已须臾自失。 后移止青罗山受诸疠疾供养。 情不惮其臭溃甘之如荠。 坐久疲顿舒脚床前。 有神辄扶之还令加坐。 因屡入定。 每以七日为期。 闻有敕召绝无承命。 苦相敦喻方遂允请。 即日拂衣将出山阙。 两岫忽然惊震响声悲切。 骇扰人畜禽兽飞走。 如是三日。 稠顾曰。 慕道怀仁触类斯在。 岂非爱情易守放荡难持耶。 乃不约事留杖策漳滏(扶甫切)又尝有客僧负锡初至。 将欲安处问其本夏。 答云。 吾见此中三为伽蓝。 言终而隐。 既而掘地为井果得鸱吻二焉。 又所住禅窟前有深渊。 见被毛之人伟而胡貌。 置釜然火水将沸涌。 俄有大蟒从水中出。 欲入釜内。 稠以足拨之蟒遂入水。 毛人亦隐。 其夜因致男子神来顶拜稠云。 弟子有儿。 岁岁为恶神所啖。 儿子等惜命不敢当。 弟子衰老将死。 故自供食。 蒙师之力得免斯难。 稠索水潠之奄成云雾。 时或谗稠于宣帝以倨傲无敬。 帝大怒自来加害。 稠冥知之。 生来不至僧厨。 忽无何而到云。 明有大客至多作供设。 至夜五更先备牛舆。 独往谷口。 去寺二十余里。 孤立道侧。 须臾帝至。 怪问其故。 稠曰。 恐身血不净秽污伽蓝。 在此候耳。 帝谓尚书令杨遵彦曰。 如此真人何可毁谤也。 因谓曰。 朕未见佛之灵异。 颇可得睹否。 稠曰。 此非沙门所宜。 帝强之。 乃投袈裟于地。 帝使数十人举之不能动。 稠命沙弥取之。 初无重焉。 嵩阳杜昌妻柳氏甚妒。 有婢金荆昌沐令理发。 柳氏截其双指。 无何柳被狐刺螫(音栻)指双落。 又有一婢名玉莲。 能唱歌。 昌爱而叹其善。 柳氏乃截其舌。 后柳氏舌疮烂事急。 就稠忏悔。 稠已先知谓柳氏曰。 夫人为妒。 前截婢指已失双指。 又截婢舌。 今又合断舌。 悔过至心乃可免。 柳氏顶礼求哀。 经七日稠大张口咒之。 有二蛇从口出。 一尺以上。 急咒之遂落。 舌亦平复。 当终之时异香满寺。 闻者悚神。 既而克日。 准敕四部弥山。 人兼数万香柴千计。 日正中时焚之以火。 莫不哀恸哭响流川。 顷有白鸟数百徘徊烟上。 悲鸣相切。 移时乃逝。 发布时间:2025-05-21 11:19:29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65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