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三论玄义 内容: Sanlunxuanyi佛教著作。 隋吉藏撰。 1卷(一作2卷)。 论述三论宗所依据的主要论书《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的概要。 成书于隋仁寿二年(602),系吉藏在扬州慧日道场时应晋王杨广之请而作。 对外道、大小乘佛教的迷执进行破斥,以显三论宗的诸法性空和非有非空的中道之理。 对小乘部派佛教的形成和教义也有所介绍。 全书分通序大归和别释众品二门。 通序大归中,说三论的立意,不出破邪显正二途。 别释众品 中,有十三科:①经论相资。 说诸佛为众生失道而说经,菩萨为众生迷经而造论。 ②经论能所绞络。 说经以二智为能说、二谛为所说,论以二慧为能说、言教为所说。 经论互相绞络,互为能所。 ③造论缘起。 说龙树、提婆造论,破诸部迷失佛教本意的异执。 ④诸部通别。 说《中论》通破大小二迷、通申大小二教;《十二门论》通破大迷、通申大教;《百论》通破障大小之邪、通申如来大小两正。 三论都是大乘通论。 ⑤众论立名。 说《大智度论》从释经,《中论》从理实,《十二门论》从言教,《百论》从偈句立名。 ⑥众论旨归。 说《大智度论》以二慧(实慧、方便慧)、《中论》以二谛、《百论》以二智(权智、实智)、《十二门论》以境(实相)智(般若)为宗。 ⑦四论破申。 说三论通破众迷、通申正教;《大智度论》别破般若之迷,别申般若之教等。 ⑧别释三论。 说三论同具破邪、显正、言教三义。 ⑨三论通别。 说《百论》为通论之广,《中论》为通论之次,《十二门论》为通论之略。 ⑩四论用假。 说《大智度论》多用因缘假,《中论》、《十二门论》多用就缘假,《百论》多用对缘假。 ⑾四论对缘。 说提婆出世是为破斥当时盛兴的外道,兼破小迷及小乘有所得见;龙树出世,为当时五百部盛兴,破小迷,申大教,令回心向大。 ⑿三论破缘。 说有闻《百论》而得悟,有闻《中论》而得悟,有直至闻《十二门论》方乃得悟。 ⒀《中论》名题。 说此论的立名有广有略,略但称《中论》,广称《中观论》。 此书中国无注疏。 日本研究此书甚盛。 主要注疏有澄禅《三论玄义检幽集》7卷,真空《三论玄义检幽钞》7卷,贞海《三论玄义钞》3卷,尊祐《三论玄义科注》7卷,凤潭《三论玄义首书》2卷,明道《三论玄义玄谈》1卷,慧云《三论玄义讲话录》2卷,专精《三论玄义讲义》1卷等。 (高振农) 发布时间:2025-05-21 11:15:36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65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