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五逆忏相 内容: 子题:开悔五逆戒本疏·四波罗夷法:“言可悔不者,如大乘中,开悔五逆。 ‘若尔,何故经中,令王重罪微薄耶? ’答:‘罪无定也。 即如彼经,有愧非有,无惭非无。 或可不定,故转轻耳。 余之三夷两兰,皆可灭除。 学悔说故。 十诵,九清净人,破僧偷兰罪从僧忏,文自验矣。 ’”行宗记释云:“初示忏业,上二句判定可忏。 大乘,即佛名、方等,通忏三世十恶五逆。 又鸯掘摩罗作五逆,因值佛得灭等。 若下,引难,经即涅槃。 上据大乘立义,故还引大乘为难。 阇王杀父,阿鼻一劫,佛令忏已,于黑绳地狱,七日受尽,既但转重令微,则显逆非可忏。 答中二意,初引彼经。 有无不定,约心明业,虽悔复受,理无所疑。 或下,示次意。 既转令轻,明开成悔。 余下,次明忏制,初判定。 学悔下,引证,初证忏夷。 律令学悔,开忏不疑。 十下,次证悔兰。 邪正各五,方成破僧;真佛位别,不入僧数,故云九人。 邪徒破僧,皆犯兰罪;今既邪正通名清净,故知开悔。 从僧忏者,上品罪故。 ”(戒疏记卷七·二○·二○) 发布时间:2025-05-21 11:07:32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65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