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别请五百罗汉不如僧次一凡夫僧 内容: 亦名:受须戒净施必普周子题:施必普周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增一云,师子长者别请五百罗汉,佛言,不如僧次一人,福不可量;因说如饮大海,则饮众流。 师子言,自今已后,当不别请。 佛言,我亦不令别施,以无有福。 师子便平等施,亦不言此持戒犯戒。 佛赞善哉,平等之施,获福无量;平等施者,施中第一。 贤愚经,以[叠*毛]施佛,佛让与僧,义意同此。 正使将来法垂灭尽,比丘畜妻挟子,四人已上名字众僧,漫请供养,应当敬视如舍利弗等。 ”资持记释云:“前引增一,彼云,佛在罗阅城,长者请舍利弗、目连等五百人,佛诃如钞。 饮大海者,由心通僧宝,无所简择;虽得一人,则为供养十方凡圣故。 ……贤愚中,姨母自纺绩作一端金色[叠*毛]上佛,佛言,可以施僧,得福无量,若于十六具足增辉云,僧尼各有四果四向,未足为多;余如钞中。 挟,抱也。 名字僧,无实德者。 问:‘前引五分除恶戒者,此何相违? ’答:‘疏云,五分简人,精也;贤愚取人,粗也。 破戒受施,且取外生物信,令于僧海自感施福;非谓行缺能消信施。 疏中意也。 私谓,五分除恶戒(五分,僧次请者,凡夫、圣人、坐禅、诵经、劝佐众事,并为解脱出家者,得入僧次;唯除恶戒人。)佛藏不消杯水;母论腹裂;律中畜宝,对俗诃制,对施兴治,能所俱堕,如是等类,并谓极诫内众,使自策勤。 增一、贤愚、十诵、善生,皆据导俗,恐忽慢僧徒,自招枉坠。 是知受须戒净,不净则自陷无疑;施必普周,不周则所施无福。 用斯往判,谅无所违。 ’(事钞记卷二三·三五·一) 发布时间:2025-05-21 11:04:10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64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