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僧残 内容: 亦名:僧伽婆尸沙聚子题:有余、残罪、残、尸沙、婆尸沙戒本疏·正果五篇:“二名僧伽婆尸沙者,善见论云,僧伽为众,婆者为初,尸沙云残。 谓犯此罪,众僧前与覆藏,末后出罪。 故本律云僧残是也。 由罪缠行人,非全净用;僧作法除故也。 律名此罪又云有余,以行法不绝为称。 母论云,如人为他所斫,残有咽喉,故名残 罪。 明了论解云,所言残者,僧中受房舍利养最在其外故也。 ”(戒疏记卷三·五○·一○)行事钞·篇聚名报篇:“二者僧伽婆尸沙聚。 (一、引教翻名)(一、善见论)善见云,僧伽者,为僧。 婆者为初,谓僧前与覆藏羯磨也。 言尸沙者,云残,谓末后与出罪羯磨也。 若犯此罪,僧作法除,故从境立名。 (二、婆沙论)婆沙云,僧伽者,为僧。 婆尸沙者,是残;若犯此罪,垢缠行人,非全净用。 有残之罪,由僧除灭故也。 (三、四分律)四分中,正明僧残,便成上解。 又云有余,以行法不绝为名也。 (四、毗尼母论)毗尼母云,僧残者,如人为他所斫,残有咽喉,故名为残,理须早救。 故戒律云,若犯此罪,应强与波利婆沙等,由邻重罪故也。 (二、僧尼同异)若约其种,则有十三,僧如随相;尼有十七,六异七同。 广如别(尼众别行篇)说。 ”(事钞记卷一四·二○·六) 发布时间:2025-05-21 10:55:52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64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