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单心三时辨犯轻重 内容: 子题:三时俱重、三时俱轻、三时、方便时、根本时、成已时、定业行事钞·持犯方轨篇:“单心三时,辨犯轻重。 如善生经,且约杀戒,轻重八句,位分四别。 (一,正示句数)(一、一句三时俱重)初一句,三时俱重:谓方便举尤害心,根本起尤快心,成已起随喜心。 (二、三句二重一轻)第二、三句,二重一轻:初方便、根本重,成已轻;中云方便轻,根本、成已重;后云方便、成已重,根本轻。 (三、三句一重二轻)第三、三句,一重二轻:初根本重,初、后轻;中云方便重,中、后轻;三云成已重,初、中轻。 (四、一句三时俱轻)第四、一句(三时俱轻):如僧祇,摩诃罗不知戒相,教他杀人,以怜愍故;善生、十诵中,啼哭杀父母,畏苦痛故,害父母命等是。 (二,会通制教)律据人想,八业皆重;业随心故,牵报不同。 故成论云,深厚缠杀蚁,重慈心杀人。 ”资持记释云:“此独论心,故云单也。 三时,初方便时,二、根本时,三、成已时。 如善生者,示所出也。 且约杀者,余可准也。 心念不常,前后具缺;不出八句,括之斯尽。 初句历示三心重相。 尤即训甚,但非极甚,即是轻心。 然极甚难明,略须示相。 但约起心,念念不间,色心躁闷,不愧旁人,神思昏迷,都忘善事;奔趋前境,畅悦己情。 或邪见居怀,拨无因果;向亲姻作秽,对塔殿行非。 凡此用心,皆名定业;能牵来报;纵忏不亡。 以此自量,何容轻动? 识心之士,岂不畏乎? ……会通中,初正明。 谓若依律制,则无轻重;今取心业,故分八句。 故下,引证。 律据制罪,人重于畜;论就心业,畜重于人。 ”(事钞记卷二六·三六·五)(请参阅附录二‘业报轻重及定不定表’一二二页) 发布时间:2025-05-21 10:53:55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64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