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婆伽婆 内容: 梵语 bhagavat。 (一)为诸佛通号之一。 又作薄伽梵、婆伽梵、婆伽伴、薄阿梵、婆誐嚩帝、婆誐嚩底、薄伽跋帝。 意译作有德、有大功德、有名声、众祐巧分别、能破、世尊。 即具备众德为世所尊重恭敬者之意。 亦即佛之尊称。 关于婆伽婆之语义,于大智度论卷二、佛地经论卷一、法蕴足论卷二证净品等诸经论中,皆有引用或释义。 又据佛地经论卷一、玄应音义卷三载,婆伽婆(薄伽梵)一名总摄众德,故将其置于经首。 此即指诸经首之“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中之“佛”字,译自婆伽婆。 由上所述,足证婆伽婆之名广为人知。 此外,婆伽婆原无世尊之义,“世尊”一词为一般人所易解,故自古以来译者多以其为婆伽婆之意译。 又据佛地经论卷一,举出薄伽梵六义,即:(一)自在义,(二)炽盛义,(三)端严义,(四)名称义,(五)吉祥义,(六)尊贵义。 另据北本涅槃经卷十八,亦列举出婆伽婆七义,即:(一)能破烦恼。 (二)能成就诸善法。 (三)善解诸法义。 (四)有大功德,无人能胜。 (五)有大名闻,遍于十方。 (六)能做种种大惠施。 (七)于无量阿僧祇劫吐(即不受之义)女根,尽舍诸恶烦恼。 此外,在印度一般人尊称神仙、贵人亦用婆伽婆一语,此时之婆伽婆则具有自在、正义、离欲、吉祥、名称、解脱等六义。 (参阅“世尊”1522) (二)为阿弥陀佛三十七号之一。 于赞阿弥陀佛偈中载有“我顶礼婆伽婆”一语,即撷取诸佛之通号而立名,此乃因十方菩萨为恭敬歌颂阿弥陀佛无量广大之功德,故以具有大功德意味之婆伽婆名,赞叹阿弥陀佛。 [增一阿含经卷十四、百论卷上、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大乘义章卷二十末、异部宗轮论述记、翻梵语卷一] p4453 发布时间:2025-05-20 05:38:49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6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