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受必护持事须戒律 内容: 子题:无殷重心不发无作、凡所施为无非戒律、如能省己当自摩头、佛藏立鸟鼠比丘之喻、鸟鼠比丘之喻、驴披师子之皮行事钞·篇聚名报篇:“(一、 受必护持)今僧尼等,并顺圣教,依法受戒,理须护持,此则成受。 若元无护,虽受不成。 故萨婆多云,无殷重心,不发无作。 (二、事须戒律)纵使成受,形仪可观,佛法住持,理须同护。 今时剃发染衣,四僧羯磨,伽蓝置设,训导道俗,凡所施为,无非戒律。 若生善受利,须身秉御之处,口云,我应为之;若污戒起非,违犯教网之处,便云,我是大乘,不关小教。 故佛藏立鸟鼠比丘之喻,驴披师子之皮,广毁讥诃,何俟陈显? ” 资持记释云:“明今禅讲之众,所学虽殊,未有不受戒者,若本为持,则发戒品。 反此徒受,定无有戒,则将何以为僧宝? 以何而消信施? 空自剃染,终为施堕。 又复方等大乘,止开心解,不拘形服;净名居士,华严知识,随缘化物,不假形仪。 今既通方,何劳剃染? 如能省己,当自摩头。 ……初劝其护法,前举体相以劝。 成受是体,形仪即相。 今下,列住持之相。 剃染,人也;羯磨,法也;伽蓝,处也;训导,事也。 四僧,或约四位,或但初位。 若下,次责其诳妄,初叙贪利附小,若污下,明拒犯倚大。 故下,引责。 (佛藏立鸟鼠比丘之喻)佛藏第一,佛告舍利弗,譬如蝙蝠,欲捕鸟时,则入穴为鼠;欲捕鼠时,则飞空为鸟。 而实无有鸟鼠之用。 其身臭秽,但乐闇冥。 舍利弗,破戒比丘,亦复如是。 既不入布萨自恣,亦不入王者役使,不名白衣,不名出家等。 捕,捉也。 谓人欲捕也。 (驴披师子之皮)又十轮经第七云,自于大乘诸行境界,不曾修学,未能悟解;于大众中,自号大乘。 为名利故,诱诳愚痴,令亲附己,共为朋党。 譬如有驴,披师子皮,而便自谓以为师子;有人遥见,谓真师子;及至鸣已,皆识是驴等。 广下,指前二经,略如上引。 俟,待也。 言彼经详委,不待此陈而后知也。 ”(事钞记卷一四·五二·一○) 发布时间:2025-05-21 10:49:25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64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