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受请就座命客法 内容: 子题:摩诃罗、圣毗尼、龂行事钞·讣请设则篇:“就座命客法。 (一、入位随坐)彼上座置设佛僧二座已。 然后去圣僧座一尺许,敷尼师坛,为表敬也。 四分,往食处,不应错乱杂聚而住,应随次坐。 上座坐已,应看中座下座,勿令不如法,不善覆身;若有者,弹指令觉,若遣人语知,好如法坐。 中座坐已,看上下座,勿令非法。 下座坐已,亦互看上中,亦尔。 僧祇,不好覆身坐者,谓着细生疏衣,形体露现。 摩诃罗坐不正,语云正汝衣;若不觉者,语云覆汝形。 尼坐不正,不得语令知,恐其惭耻。 应作方便,遣令取物。 若淫女故作者,当自起避去。 (二、相问大小)四分,至请家,彼此相问年岁(即夏腊)大小讫坐。 若恐日时欲过,听上座八尼次第坐,余者随坐。 僧须准此。 (三、慰问施家)僧祇,劳问食家云,家中何如,生活好否等。 (四、无缘后往)四分,不应故在后往食上,令诸比丘起。 亦得见来不须起。 若未来者,比座开处。 (五、诃止喧笑)僧祇,若有可笑事,上座应言,云何圣毗尼中,出龂现齿,诃诃而笑? 当忍之,起无常苦空无我、死想等。 由不可止,当以衣角遮口,徐徐制止;身不定者,当动手足,乃至折草,渐渐自制。 义准,至死丧请处,及凡食家,并准僧祇,慎无喧笑,及交头杂说,妄谈世论。 (六、外客听否)五分,若请处,外客比丘不得入,语主人听入。 不许者,语云,与我食分,自共等食;又不许者,应自语委知,僧坊有食,可往彼去,然后乃食。 萨婆多,通集门外比丘一处,唤一大者入。 若更余不集者,亦唤入之。 虽打楗稚,终须不遮方得清净,如随相也。 ”资持记释云:“初科,前明敷座表敬,有二:一、先圣后己,二、退身避圣。 四分,次明入位,互相检校,不令非法。 下引僧祇,示不如法,相纠正之法。 摩诃罗,即愚痴比丘。 尼但遣起,由女多羞。 淫女,即尼众中有作恶者。 ……三中,劳字去呼,慰也。 以至施家,无宜默住,当先慰问,令生喜勇。 家中是人口,生活即事业;余更随机,故云等也。 然道贵省语,不宜多涉,随以时缘引接而已。 其或巧言令色,妄取颜情,折腰低首,意图后请,岂唯屈道? 抑亦灭法。 重道护法,必不行之。 四中,初制后至。 故在后者,谓自恃己尊,意欲动众,今时多然;闻须深诫,但能蕴德,自使他尊,岂唯计校? 以谓光荣。 虽可罔于无知,实取笑于有识。 亦下,次开不起。 纵是尊长,非所宜故。 若下,三明留位。 此谓知彼有缘而未至者。 五中,僧祇,初上座诃止。 圣毗尼即佛戒,以众学制,入白衣舍,不得戏笑,须静默故。 龂语斤反,齿根肉也。 无常等,即四念处;死想等,即九想。 由下,次教余人自制。 折草谓以枯干草,手中折之。 义下,例决。 准上诃制,诫令守慎。 ”(事钞记卷三八·九·一四) 发布时间:2025-05-21 10:49:00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64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