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大盗戒捉缚驱杀四相 内容: 亦名:捉缚驱杀四相子题:捉、缚、驱、杀戒本疏·四波罗夷法:“捉杀四相,轻重文乱。 若欲纠正,应言捉缚驱杀也。 所言捉者,僧祇云,瓶沙王远祖治贼,但令旃陀罗拍头捉手,便自愧耻,永不行盗。 所言缚者,世浊情浇,虽捉犹作;乃于多人之处,祖王使人以灰围之。 及至父时,止故灰围,行驱出法。 至瓶沙登位,七反驱出,还入为盗;乃截一指,愁悔无极;佛为王说过去为养千愚事。 至阿阇世,乃行杀戮也。 ”  行宗记释云:“四相中,并引僧祇文。 旃陀罗,此翻杀者。 浇,薄也。 灰围,即同缚也。 及下,释第三。 驱出,似今之配流。 至下,释第四。 七反者,彼云,时有一贼,七反驱出,还来劫杀村城。 尔时有人,捉缚与王,乞令苦治,王令将截去小指。 王寻生悔念言,夫为王者,爱念民物,何有人王,伤截人指? 即往问佛。 佛言,过去世时,有城名波罗奈,国名迦尸,王号名称,国民皆工巧伎,以自生活。 若无伎术,及作贼者,皆付名愚痴。 时有作贼,送至王所。 王言始有一愚,若满千数,用作大会,方苦治之。 敕付大臣,令着无忧国,与五欲乐。 后愚闻王赐乐,不久满千。 臣即白王,王乃与食施宝,敕愚人言:汝等还家,供养父母,勤修家业,勿复作贼。 尔时愚人,闻敕奉行。 王即以位授太子,入山学仙人法。 而说偈言:‘本求千愚人,作会谓难得;如何未几时,千数忽已满? 恶法日夜增,大会于是止;欲离世恶人,宜时当出家。 ’佛言,诸比丘,尔时国王,即瓶沙是。 先世已来常畏罪报,今既为王,续亦畏罪,故生疑问佛也。 准有五法,今既截指,合归后杀。 ”(戒疏记卷六·七三·一三) 发布时间:2025-05-21 10:44:47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64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