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二师 内容: 亦名:师名子题:师、阇梨、和尚、优波陀诃、依学、力生、正行、邬波陀耶、阿遮利耶、教授行事钞·师资相摄篇:“问:‘云何名师、和尚、阇梨? ’答:‘此无正翻。 善见云,无罪见罪诃责,是名我师。 共于善法中教授令知故,是我阇梨。 论传云,和尚者,外国语,此云知有罪,知无罪,是名和尚。 四分律,弟子诃责和尚中,亦同。 明了论,正本云,优波陀诃,翻为依学,依此人学戒定慧故,即和尚是也,方土音异耳。 相传云,和尚为力生道力由成,阇梨为正行能纠正弟子行,未见经论。 杂含中,外道亦号师为和尚。 ’”  资持记释云:“师名中,问标三名,师是华言,义通二师,文指和尚。 答中,初句略答。 非此本有,故无正翻。 显下诸文,皆义翻耳。 善下,引示,(一、)初引见论。 师即和尚,彼因瞿陀沙弥为育王说法,王以八分食供养,沙弥云,回与我师及阇梨,王问二名,沙弥随答。 文引答词。 无罪者,令无所犯故。 共于者,兼彼和尚故。 论下,会上师名,初论传者,诸记并云见论,及法显传,疑是一文。 外国者,中梵自指五天之外。 (二、)次引四分。 诃和尚者,即云,我犯戒和尚不诃,不犯戒亦不知等,如后具引。 (三、)引了论。 正本者,中天语也。 准疏本音邬波陀耶。 彼云明了论疏,稍近梵音,犹乖声论。 余亲参译,委问本音,如上所述。 即下,点示边语,疏云,如昔人解,和中最上,此逐字释,不知音本。 (四、)引相传。 纠犹举也。 疏云阿阇梨者,亦讹略也。 如梵天音阿遮利耶,唐翻教授。 (五、)引杂含,示通邪正。 已上且引诸出不同,华梵二音,准疏为定。 ”(事钞记卷一○·二·一三) 发布时间:2025-05-21 10:43:57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64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