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忏僧残波利婆沙白清净比丘法 内容: 行事钞·忏六聚法篇:“白清净比丘法。 律文不具,义准白之。 具修威仪,白云:‘大德僧听(大德一心念)。 我某甲比丘犯故漏失余罪准知一僧残罪不忆数,覆藏一夜乃至百夜,已从僧乞百夜覆藏羯磨,僧已与我百夜覆藏羯磨,我某甲比丘已行若干日,余有若干日未行,白大德知我行覆藏。 ’三说。 若五人十人总来集一处行者,总告白言:‘诸大德听。 ’余词同上。 若不尽集,亦无别众;此是别人发露法也。 有大德胜人来寺,应安置房中白之;不须门首,便成轻脱。 其余诸白说戒白等一同上文,改白与僧为异耳。 ”资持记释云:“初白一比丘法。 往余寺,客比丘等,皆准此。 白词中大德僧听者,传写之误;合云大德一心念,由是白别人故。 若五人下,白众多人法。 若据对僧,合云僧听;而云诸大德者,由非僧法,但不能别白,从省故耳;后说戒白,方可称僧。 有下,白客僧法。 比丘中有德望者,须异常人。 其下,指白僧法。 说戒等者,谓一切众集时。 ”(事钞记卷二八·三四·三) 发布时间:2025-05-21 10:35:01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64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