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忏波罗夷得清净法 内容: 亦名:犯重忏净法、律开忏重资持记释云:“治禅病经。 脱着衣者,示卑下故;生惭愧者,示悔心也;供僧等,假事折辱,示尽诚也。 经有二卷,彼云,除粪八百日后,洗浴,着僧伽梨,入塔观像;若见好相,令诵戒满八百遍,得成清净比丘。 问:‘忏既清净,那不足数? ’答:‘戒德劣故,不任僧用。 ’问:‘既不足数,开忏何为? ’答:‘若不求忏,财法两亡,僧须灭摈,由忏净故,得入僧中,但不足数;又复能除狱报九百二十一亿六十千岁地狱之苦,顿然清净,岂非益耶? ’问:‘世中皆云小乘无忏重之文,今诸律中云何开忏? ’答:‘律开忏者,为同财法,及障来报。 若望体坏,无任僧用,不复本位,犹同不忏,故云无耳,非谓不许忏也。 ’问:‘依前化教理事二忏,得罪净不? ’答:‘若修理忏,罪无不遣;若修事忏,或不违行法,或得好相,重罪得灭;如佛名、方等、虚空藏、治禅病经等,并有明文。 ’问:‘若依理事忏已,制罪灭否? ’答:‘灭否难知,须准教判;化忏心业,制忏违教。 准知制罪不灭。 ’问:‘得相验净,可足数否? ’答:‘事忏得相,乃约化经;足数作法,自是律制;两不相涉,那得致疑? 古德云,安用大教忏夷,以足小乘僧数也? 欲辨化制,四句明之:初业灭制不灭,二、制灭业不灭,三、俱灭,四、俱不灭。 思之可见。 ’问:‘有人言:准虚空藏经得足数者? ’答:‘此犹不辨化制故也。 ’问:‘有人准初教经,三十僧中忏重,得入僧数者? ’答:‘此引伪经,不足为据,如序所简。 ’”(事钞记卷二八·一六·一四) 发布时间:2025-05-21 10:34:36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64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