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戒如海无涯如宝求无厌 内容: 子题:戒如海无涯、戒如宝求无厌、如宝求无厌戒本疏·释皈敬偈:“戒如海已下,广陈体相。 上演毗尼,虽久住益;未委住持有何体相,故引文成证,深有远趣。 就分为三,初一偈明戒德宗体,弘广引生,能为圣道之因基也。 ……就前体中,上半喻陈,明清恶生善之德也;下半举益劝听也。 就初喻意。 戒旨深远,浅识未闲;故借近事以况斯理。 ……就喻有二。 初明深广无涯,性不纳秽喻;次明能出众宝,使求无厌喻。 (一、深广喻)(一、牒文释)言戒如海者,海为众流所归,戒为众善所集。 体周法界,故曰无涯。 清澄离染,性不容秽。 律本所明,意存后解。 戒文所述,但举无涯,具兼之也。 (二、点字体)然涯之一字,世滥者多。 或山下安[崖-山],则山边险处;若水右安[崖-山],则水边畔际。 今喻海界,不可兼山。 或名为仪,傍通非正;楚夏之异,何得妄言? 应从改正,五佳反也。 乃是世语,随俗无过。 脱经学识,不涉上迷。 (二、出宝喻)(一、约能求释)二如宝喻中。 宝为世重,求得无厌。 欲明戒海非但清澄,兼生道品。 三圣所重,故言宝也,常行志求,无时暂息,故云无厌也。 (二、约所求释)然戒宝丰积,赡周生类;故使前圣果圆,后贤因满。 引生来业,展转住持;众生无尽,戒宝无竭也。 据文,能求之怀也;从义,所求无限也。 (三、约功益释)又宝有二能。 一、现除贫苦者,显戒现止业非,能感名利,交免三涂之贫苦也。 二、资成形命者,显戒近获人天,远成五分。 斯益既厚,故求无厌。 问:‘如经论说,海喻多种。 今此偈中,止列二者? ’答:‘作者知时,明喻举要。 初明深广清澄喻,显说戒仪专被行净,如有纤过非听说之仪也;是以今初开宗,即明简众喻。 众成由行,能怀圣宝;故次辨求无厌喻。 此二摄化始终,余非要务,故略不叙。 ’”(戒疏记卷二·二六·一七) 发布时间:2025-05-21 10:30:52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63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