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戒经王海月佛四喻 内容: 亦名:王海月佛四喻子题:世间王为最、众流海为最、众星月为最、众圣佛为最含注戒本·皈敬偈:“世间王为最,众流海为最,众星月为最,众圣佛为最。 ”(含注戒本卷上·一·一六)戒本疏·释皈敬偈:“就初四喻,即为四意。 王者尊胜,威德超众;喻戒住持,功高万善故也。 然世间之王,有三种异,谓梵、魔、轮,恐滥法王,故云世也。 大海弘广,包括众流;戒善周通,德收众行也。 朗月明空,除烦识妄;戒除业恼,见道知归。 佛为法王,众圣师仰;戒是正行,九道崇之。 斯等四喻,世所同高。 借以晓之,通明戒法。 问:‘四喻显戒,其德尽否? ’答:‘(一、答不尽)如来说法,义周无滞;略举近事,何得摄尽? (二、答尽)又解,假以世喻,略收皆尽;一往统举,空有所收。 有中极贵,勿过王也;包纳水陆,勿过海也;光凉明暗,勿过月也;出有大圣,勿过佛也。 纵有余类,窃比难矣! ’”行宗记释云:“释喻中,列示有四。 初王喻又二,初对合;然下,明简滥,梵王即色界初禅天主;魔王即六欲天主;轮王有四,金、银、铜、铁,金轮统四州,余三第减可知。 海取二喻:弘广,包含,即前所引八德中二。 月喻亦二,涅槃云,能除热恼,即除烦恼也,破暗见道,谓识妄也;戒下两句,即对二喻,业谓七支,恼谓烦恼,道即谛理。 佛中,九道,谓三乘六趣。 ……初答中,上二句通示。 说法,别指制戒。 制戒之意,非止一端,岂唯四喻而能尽理? 故经律中,广有譬喻,如钞标宗,寻之可见。 次答中,初总举。 空有即真俗二谛,摄尽世、出世法。 今此四喻,不出二谛;前三并俗有,后一真空。 故知喻戒,义无不尽。 有下,别示。 明犹照也。 出有唯佛,此据理体;化相、住持,则通世谛。 纵下,结显。 以超群独胜,无及于王;深广遍周,岂过于海? 照迷济世,唯月难伦;凡圣尊崇,独佛无等。 此外余物不堪为喻,故云窃比难也。 ”(戒疏记卷二·四八·八) 发布时间:2025-05-21 10:30:01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63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