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戒体圆教宗约随行明持犯 内容: 亦名:圆教宗戒体约随行明持犯子题:力有常、后习、能忆、能持、能防、熏本识、作戒熏熏成无作、无作戒熏熏起随行、随行中作无作熏还资本体、所熏通熏心识、一识本真为内熏、作无作戒为外熏羯磨疏·诸戒受法篇:“由有本种熏心。 故力有常,能牵后习。 起功用故,于诸过境,能忆能持能防;随心动用,还熏本识。 如是展转,能静妄源。 若不勤察,微纵妄心。 还熏本妄,更增深重。 ”济缘记释云:“随行中二,初明谨奉,初句蹑前受体。 故下,正叙随行,初句明力。 言有常者运运不息,生生常住故。 次句明能。 言后习者,有其二别,一、者习因,彻至未来,二、者习果,即后三佛;今明起后,且据因论。 起下诸句明用。 能忆谓时中不忘;能持谓执守不失;能防谓尘缘不侵。 由忆故持,由持故防;一心三用,无前无后。 随心动用,语该始终。 熏本识者,此随行中熏,通作无作。 展转有四:一、对境差别,二、起心前后,三、来报相续,四、入位阶差。 静妄源者,语通因果;准下修显,圆证三身,则究竟永尽,故云静也。 若下,次明慢犯,上二句反上三用。 微纵即瞥尔念。 下二句反上戒熏。 问:‘瞥尔增妄,即应有犯;若有犯者,则与菩萨戒何异耶? ’答:‘制业分之,即无有滥。 ’问:‘熏有几种? ’答:‘初受作戒熏,熏成无作。 次则无作熏,熏起随行。 三则随中作无作熏,还资本体。 若论所熏,通熏心识。 ’问:‘如起信说内外二熏,此属何收? ’答:‘彼以真如为内熏,师友教法为外熏;今以一识本真,则为内熏,作无作戒,并外熏耳。 ”(业疏记卷一六·一五·一九) 发布时间:2025-05-21 10:29:33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63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