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摄僧有场大界先结戒场后结大界 内容: 亦名:有场大界先结戒场后结大界、戒场先结后结大界行事钞·结界方法篇:“(一、正明前后)(一、引明据)初缘前后者。 五分云,应先结戒场,后结大界。 若先结大界者,当舍已,更前结之,然后唱相结大界。 毗尼母、善见亦同此说。 (二、斥非法)今犹有人先结大界者。 此不读圣教,唯信意言。 (三、决成否)问:‘先结大界者,戒场成不? ’答:‘五分所明,应舍已更结。 故知成也。 但不成后法,故须解之。 五百问云,后结戒场者,于中受戒,恐无所获。 又云,不知同于未制。 赖有此路,则通侥幸。 ’(二、总示非法)今时结者,多有非法:或将五六人径往戒场中,界内不集,总唱三相已,具加二种羯磨者;或有界内通唱三相已,随界加法者;或于大界内遥结者;或先结戒埸已,但唱大界外相,不唱内相而加法者。 此等诸滥,结并不成。 故须当界各唱各结,方得成就。 ”资持记释云:“先结大界者,示忘误也。 当舍者,解二界也。 更前结者,即戒场也。 更字去呼,望前重也;亦可平呼,改前倒也。 然后下,即大界也。 毗尼下,略指二论。 同故不引。 母论第一云,结界法先结小界,后结大界;又云,若忘结净地,解已次第结等。 彼宗大界不开净地,故别结小界以为净厨,而结解次第,与今颇同。 善见寻文未获,后解界中,引五百问文亦同此。 ”(事钞记卷六·二九·一三) 发布时间:2025-05-21 10:21:04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63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