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摄僧无场大界三相 内容: 亦名:无场大界三相、界之三相、大界三相子题:界标、界相、界体、界标即唱者之所据、界相即羯磨之所牒、界体即作法之依地行事钞·结界方法篇:“问:‘界标与相及体,若为分之? ’答:‘[界]标谓山石之物,用为指的。 [界]相即标畔,界体之外表也。 [界]体谓相内作法之所。 或标即体,或标异体。 相必体外。 临时处分,三所不同,并预委也。 ’”资持记释云:“问中,标等三相,结界宗要;一事有迷,众缘徒设;故须明委。 答中,先示三种。 标即物者,即次科所引四分善见等。 相即标畔者,内外两相,皆依其畔。 体之表者,谓方圆曲直,即下界形也。 疏云,标即唱者之所据;相即羯磨之所牒;体即作法之依地。 斯文益显。 或下,示离合,初二句简标体。 标即体者,据外唱也;标异体者,约内唱也。 次一句简体相。 一向不异。 临下,诫早辨。 ”(事钞记卷六·一二·一六)羯磨疏·诸界结解篇:“若欲竖者,前识三量:一者界标,即唱者之所据;二者界相,即羯磨之所牒;三者界体,即作法之依地。 或标即体,相在标外。 或标异体,相在标内。 若论其相,必在体外。 引此附事,何有不成? 欲知和别夏限衣药,但晓此三,便有界也。 不识标体,虚指山林,或约城邑,不缘其事。 得其语矣,奈无义何? ”济缘记释云:“初是周回标物。 二、谓四围外表。 羯磨牒云,四方相内是也。 三、即所围内地。 循外为相,则标下即体;就为相,则标与体异。 标体容有异同,体相必不相离,故云相必体外也。 ”(业疏记卷七·一三·四) 发布时间:2025-05-21 10:20:41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63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