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摄僧无场大界不得重结 内容: 亦名:无场大界不得重结、大界不得重结、界不得重结子题:药法中开净地、疑先有净地解已然后结、行事策、不知界处佛令舍已更结行事钞·结界方法篇:“问:‘界得重结不? ’答:‘律云,不得二界相接,应留中间。 若疑有者,解已更结。 故不开重。 ’”资持记释云:“问,律无明断,世有滥行,故此释之。 答中,初以义决。 文出说戒,既制相接,验不开重。 彼云时诸比丘二界相接,佛言不应尔,当作标式;彼二界共相错涉,佛言不应尔,应留中间。 今钞合之耳。 若下,引例决。 即药法中开净地文。 彼云,诸比丘不知何处是净地,白佛,佛言若疑先有净地,解已然后结;如篇末备引。 故下,通结二文。 昔人有作行事策者,云凡欲结界,恐往世曾结,必须先解。 后世相承,名解妨疑,不问空有水陆曾结不结,例皆先解。 弊风罔世,三百余年,虽英敏间生,曾无一悟,况执迷鼓论于今尚然? 有据此文,故须略释。 直引明据,余广如别。 今言疑者,略有二种:一、疑先结如非,二、疑标相分齐。 初中,如受戒篇云,羯磨所托,必依法界,若作不成,后法不就,故须深明界相,善达是非,访问元结是谁,审知无滥,方可依准,不然,解已更结。 戒坛经云,至于结界,持护要须,是非相显,若疑若误,舍已重加,岂非敬慎之至也? 又下云,先结大界,后结戒场,不成后法,故须解之。 又五百问云,于中受戒,恐无所获。 又受戒中,引僧伽跋摩恐界不如法,驾船江中等。 二、疑标相者,下云结已即须榜示,令后主客俱委,无有滥疑。 又云,作羯磨比丘死,余人不知界处,佛令舍已更结。 又下引治故伽蓝,不失净地,若疑应舍已更结,故知界在等。 请考诸文,足为明据,岂是先不结处,强自生疑? 且羯磨所加,缘如则法就,事须考实,岂得妄施? 过滥实多,未可卒叙,必遵圣教,何用浪争? ”(事钞记卷六·一三·八) 发布时间:2025-05-21 10:20:39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63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