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摄僧无场大界标相 内容: 亦名:无场大界标相、大界标相、界标子题:界相须榜示显处、空处、山相、石相、林相、树相、路相、蚁封相、江相、水相、漫石、蚁封行事钞·结界方法篇:“竖标唱相。 (一、立相是非)(一、引本宗)初标相者,四分界相不定是非。 文中,若东方有山称山,有堑称堑,草[竺-二+积]汪水,粪聚钉杙,空处露地。 准此立法,诚所不可。 何者? 凡论立相,为知界限久固,作法集众,破夏离衣护食等缘。 若将空地为处,空则无相可指。 必有其事,随时准行。 或是一席之法,聊知空碍两分。 必作久固处所,准用他部,并案本宗,彼此通用。 ……(二、嘱令榜示)既知相为结本界家所依,结已即须榜示显处。 令后来者,主客俱委;无有滥疑。 ”资持记释云:“次明竖标,本宗中二,初列相。 且列八种,今须委引,要知出处。 初制大界法云,当唱方相,若空处如文即兰若也,若树下,若山,若谷,若岩窟,若露地如文,无覆处也,若草[竺-二+积]如文[竺-二+积]聚,若园边,若冢间,若水涧,若石[竺-二+积],若树杌,若荆棘边,若汪水,如文,若渠侧,若池,若粪聚如文,若村,若村界。 共有十九,文引五相。 重制法中,山堑如文律云如东方,余方亦尔,若村,若城,若疆畔谓封疆界际也,若园,若林,若池,若树,若垣墙,若神祀舍。 共十二种,文引前二。 戒场中云,若安杙如文,若石,若疆畔。 三相引一。 三处所出,或有同异,对之可见。 准下,二评量,初二句指漫。 何下,出意。 文中略举空地。 若准疏云如空处露地草[竺-二+积]钉杙,皆非久固,不可依承。 汪水粪聚荆棘等亦然。 必下,明临事用舍,初通标。 或下,别示,初明暂用。 空谓指空为相,碍谓以物为相。 由物相间,空处可辨,故曰两分。 必下,明久固。 准他部者,生下善见。 ……榜示中,若据此文,合在结后;欲明标相是界所依,传告后来,须存久永,故于相后预而示之。 无滥疑者,必无榜相,容生疑滥。 结处生疑,文据弥显。 ”(事钞记卷六·一四·一六)羯磨疏·诸界结解篇:“(一,牒章显意)定相者。 意在依标识体,了知同别。 (二,引文正明)(一、引善见示相)善见八种:一、山相者,大如须弥,小如象大。 若作标畔,岂直指山? 此还不识分齐。 据理约边约峰指别处所,使有尺寸,如明了论说。 二、石相者,大如牛许,小者三十秤。 漫石不得,应别安石作。 准此据山,理有通别也。 三、林相者,草竹体空,不坚实故。 极小四树连接,亦须依边,不可通指。 四、树相者,枯朽不任。 极小高八寸,形如针大。 无自生者,新种亦得。 五、路相者,穷途不得。 通于车步,短齐三四村者亦任作。 六、蚁封相者,极小高八寸者得。 七、江相者,好王治化,五日一雨,不以为相。 四月不雨,当流不断者,亦得作。 八、水相者,谓自然池。 若入田水,不以为相。 (二、引本律会通)四分列相则十余种。 如空处露地草[竺-二+积]钉杙,皆非久固,不可依承。 一时规域,作业便解,得准律文。 若久住处,拟后追访,可通律论,两有兼济。 ”济缘记释云:“善见,山相,但是总体;义须别指峰、峦、岩、[山*厉]以为分齐。 如了论者,即下所引一丈五尺别安石等。 二中,漫石谓无棱角者。 准下,决前山相,不可漫指。 三四两相,并前简不堪,后显体量。 四树已上为林,独株为树。 五中,穷途不得,谓极底路,人绝草生,失本相故。 任字平呼。 六中,蝼蚁运土成聚。 谓之蚁封。 七中,好王正法治世,雨不失时,莫测水之深浅,故不可用。 八除田水,以不常故。 然此二相,于事难显,或约堤岸,或取涯畔,或立别标;从总为名,但云江等。 四分,十余,委如钞记;且举四种,以明非固? 更有荆棘汪水粪聚等,皆非久固之物。 一下,约义通之。 如空露等,止可暂用。 故云得准律也。 然律列树林山岩等,与论大同,故云可通律论。 即如论中小树蚁封,岂是久固。 草竹穷途等,何妨暂时? 今以意定,若论暂用,诸物皆通;若取久永,必须别选。 ”(业疏记卷七·一○·一三) 发布时间:2025-05-21 10:20:30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63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