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摄僧自然界体 内容: 亦名:自然界体子题:随分自然、异界自然、比丘随游行处有纵广自然界、自然界中不定方圆、方圆行事钞·集僧通局篇:“若论自然,则有不定。 (一,可分别)若聚落中,界分可知。 随其分齐,亦无方圆。 (二,不可分别)不可分别,人解不同。 (一、步量通局)问:‘为身四面各取六十三步,为身一面取三十一步半耶? ’答:‘四面各取六十三步。 故彼文云,七树之间,异众相见,而不犯别。 此二众相望,不论界相。 ’(二、克定广狭)问:‘彼此俱秉羯磨,自然定量,若为广狭? ’答:‘诸说不同,(一、定量广狭)。 今解,彼此二众,各一面有三十一步半,通就二众,则六十三步。 此自然常有,不问秉法不秉法,界恒随定。 故僧祇中,异众者,望二处比丘身也。 (二、约人有无)今若界外无人,则身面各三十一步半,是随分自然;若有人者,但令异界自然,在我自然界外,无错涉之过,并成法事。 (三、行事倍集)今行事之家,恐有别众,但为深防,故于方面各半倍之。 实而言之,各半减是。 故萨婆多云,比丘随游行住处,有纵广自然界。 (三、证成方圆)问:‘自然界者,为方圆耶? ’答:‘(一、牒斥)昔云定方。 今解不然,若界方者,四维有余,则无教可准。 (、显正)今言自然界中不定方圆。 若四面四维各无异界,此界定圆。 若有别界,则尖斜不定。 (三、引证)((一)遮妄执)故十诵云,方各一拘卢舍者。 谓身面所向之方,非谓界形畟方也。 文云,弟子随师方面游行,可亦不得四维也。 ((二)、会正解)五分亦云,去身面拘卢舍也。 善见亦云,方圆七槃陀界,文自明矣。 乃至结大界以三由旬为量。 明了论云,合角量取三由旬也。 ((三)结劝)故广引诚证,定方须废。 ’”资持记释云:“正解中,引文有三:初引五分证不局方。 但云身面,可决十诵。 次引善见证必须圆。 言方圆者,方指四向,圆即界体。 乃下,引了论证取四维。 然彼是作法,今明自然,但量法不殊,故得引证。 合犹和也。 角即四隅,论中正遮取方余角故。 ”(事钞记卷四·一七·一六) 发布时间:2025-05-21 10:20:00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63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