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假实二法 内容: 指假法与实法。 法有实体,称为实法;假存立于实法之集合、相续、部分、相对之上而无实体者,则称假法。 如五蕴为实法,有情立于五蕴和合之上,则是假法。 法之假实,依各部派而有异说。 若依华严五教章等所说“十宗判”之意,(一)于小乘之中:(1)一切有部以五蕴和合之人为假,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而成之七十五法体为实有。 (2)大众部以无为法及有为法之现在世为实有,过去、未来世之法为假。 (3)说假部主张,于现在法中,五蕴虽为实;而于相对之上言之,十二处、十八界等乃为“有而假”者。 (4)说出世部以有漏俗谛之因果(苦、集二谛)为假,以无漏真谛之因果(灭、道二谛)为实。 (5)一说部主张诸法皆仅具其名而无有实体。 (6)依成实宗之意,不仅五蕴和合之人为假,五蕴之法亦为假。 (二)大乘之成唯识论卷八就三性而定法之假实而言,遍计所执乃安立于虚妄上,故可说为假,又无体相,故非假非实;依他起性有实有假,以聚集、相续、分位性,故称为假有,心、心所、色依缘(种子)而生,故说为实有;又若无实法,假法亦无,以假依实因而施设之故。 由此可知,唯圆成实性是实有,以不依他缘而施设之故。 中论卷四“四谛品”则谓,由众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众缘具足和合而物生,此物属众因缘,故无自性;无自性,故为空,空亦是空,但为引导众生,故立假名而说。 有宗、空宗即因对法之假实观点不同而分为相互迥异之两大教派。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三十二、大乘掌珍论卷上、成实论卷十二灭法心品] p4381 发布时间:2025-05-20 05:37:50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6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