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八断行 内容: 【八断行】 p0071 瑜伽二十九卷七页云:何等名为八种断行? 一者、欲。 谓起如是希望乐欲;我于何时,修三摩地,当得圆满。 我于何时,当能断灭恶不善法所有随眠。 二者、策励。 谓乃至修所有对治,不舍加行。 三者、信。 谓不舍加行,正安住故;于上所证,深生信解。 四者、安。 谓清净信而为上首,心生欢喜。 心欢喜故;渐次息除诸恶不善法品麁重。 五者、念。 谓九种相,于九种相安住其心奢摩他品,能摄持故。 六者、正知。 谓毗钵舍那品慧。 七者、思。 谓心造作,于断未断正观察时,造作其心;发起能顺止观二品身业语业。 八者、舍。 谓行过去未来现在随顺诸恶不善法中。 心无染污,心平等性。 由二因缘,于随眠断,分别了知。 谓由境界不现见思,及由境界现见舍故。 如是名为八种断行。 亦名胜行。 如是八种断行胜行,即是为害随眠瑜伽。 二解显扬二卷十二页云:如是行者,复修欲、策励、信、安、正念、正知、思、舍、八种断行。 由此欲故三摩地成就者:谓于此中而得自在。 已生未生恶不善法者:谓彼下品诸缠所摄,及彼微薄未损未害随眠所摄。 令断令不起者:谓为离已生软品缠故,及为损害微薄随眠故。 生欲乃至持心,如前广说。 若未生彼对治善法令其生故。 若已生者,令住令不忘令修满令倍修令增长令广大故。 生欲乃至持心,如前广说应知。 如是行者:谓如是修行,多时住者。 复修欲者;谓欲证彼不现行及损害故。 策励者:谓欲为因,于奢摩他毗钵舍那,发起正勤故。 信者:谓生欲之因。 于彼损害,及所得中,决定信故。 安者:谓因策励,除身心麁重,令身心堪任故。 正念者:谓于防护沉下浮举随烦恼中,令心不忘故。 正知者:谓或时失念,随烦恼现行之时,分别正知故。 思者:谓于止举中,造作心故。 舍者:谓于不染,住心平等,心正直,心无转动性。 如是一切,诸神足中,八种断行,应知。 三解辩中边论中卷十二页云:此堪能性,谓能灭除五种过失,修八断行。 何者名为五种过失? 颂曰:懈怠、忘圣言、及惛沉掉举、不作行、作行,是五失应知。 论曰:应知此中惛沉掉举,合为一失。 若为除灭惛沉掉举,不作加行;或已灭除惛沉掉举,复作加行;俱为过失。 为除此五,修八断行。 云何安立彼行相耶? 颂曰:为断除懈怠;修欲勤信安。 即所依能依,及所因能果。 为除余四失;修念智思舍。 记言、觉沉掉、伏行、灭等流。 论曰:为灭懈怠,修四断行。 一、欲,二、正行,三、信,四、轻安。 如次应知即所依等。 所依,谓欲。 勤所依故。 能依谓勤。 依欲起故。 所因谓信。 是所依欲生起近因。 若信受欲;便希望故。 能果谓安。 是能依勤近所生果。 勤精进者,得胜定故。 为欲对治后四过失;如数修余四种断行。 一、念,二、正知,三、思,四、舍。 如次应知即记言等。 记言谓念。 能不忘境,记圣言故。 觉沉掉者:谓即正知。 由念记言,便能随觉惛沉掉举二过失故。 伏行谓思。 由能随觉沉掉失已;为欲伏除,发起加行。 灭等流者:谓彼沉掉既断灭已;心便住舍,平等而流。 四解杂集论十卷五页云:神足修习者:谓数修习八种断行。 何等为八? 谓欲、精进、信、安、正念、正知、思、舍。 如是八种,略摄为四。 谓加行、摄受、继属、对治。 加行者:谓欲、精进、信。 欲为精进依,信为欲因。 所以者何? 由欲求故,为得此义,发勤精进。 如是欲求不离信受有体等故。 摄受者:谓安。 由此轻安,摄益身心故。 继属者:谓正念、正知。 由不忘所缘,安心一境性,若有放逸生;如实了知故。 随其次第。 对治者:谓思、舍。 策心持心二加行力,已生沉掉,能远离故。 又能引发离随烦恼止等相故。 发布时间:2025-05-21 10:11:40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63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