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二种愚夫之相 内容: 【二种愚夫之相】 p0034瑜伽八十五卷七页云:复次有二种愚夫之相。 何等为二? 一者、于所应求,不如实知。 二者、非所应求,而反生起。 何等名为是所应求? 所谓涅槃,诸行永灭。 而诸愚夫,于当来世,诸行不生,都无乐欲。 于诸行生,唯有欣乐。 由是因缘,于所应求,及诸行生所有众苦,不如实知。 何等名为非所应求而反生起? 非所求者:谓老病死,非爱合会,所爱别离,所欲匮乏,愁叹忧苦种种热恼。 彼于如是诸行生起,反生欣乐。 于生为本一切行中,深起乐着。 于生为本所有诸业,造作积集。 由是因缘,于有生苦,及生为本老病死等,众苦差别,不得解脱。 如是名为非所应求而反生起。 二解:瑜伽九十六卷十二页云:复次世间愚夫,略有二种愚夫之相。 一、乐习行能引自他无义利行。 二、于四处不得善巧。 当知能引无义利行,有四种相。 云何为四? 谓能生起四种苦故。 一、他差别苦,二、内差别苦,三、时差别苦,四、身差别苦。 他差别苦者:或有疫厉。 谓非人作。 或有灾害。 谓人所作。 或有已遭,或恐当遭,于所未遭而生怖畏。 如是名为由他增上所生众苦。 内差别苦者:谓界相违。 疾病因缘,名为灾患。 所爱变坏,所欲匮乏,生染恼心,名为扰恼。 如是名为由内增上所生众苦。 此复如前应知或有已所遭苦。 或恐当遭,生怖畏苦。 时差别苦者:谓即如是诸品类苦,过去已有。 未来当有,现在今有。 如是总名时差别苦。 身差别苦者:谓自习行邪行为因,能令己苦。 由是因缘,他虽正行。 亦能令苦。 如是名为身差别苦。 当知此中,前三、名为唯能引自无义利行。 从一、名为亦能引他无义利行。 云何四处不得善巧? 谓于诸界诸处缘起处非处中,皆不了达。 与上相违,当知即是聪慧二相。 发布时间:2025-05-21 10:09:06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63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