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二十八不正见 内容: 【二十八不正见】 p0036杂集论十二卷十页云:何等名为二十八不正见耶? 谓相见,损减施设见,损减分别见,损减真实见,摄受见,转变见,无罪见,出离见,轻毁见,愤发见,颠倒见,出生见,不立宗见,矫乱见,敬事见,坚固愚痴见,根本见,于见无见见,舍方便见,不出离见。 障增益见,生非福见,无功果见,受辱见,诽谤见,不可与言见,广大见,增上慢见。 相见者:谓闻大乘经中所说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等言,不善密意,但随此言义,便生胜解;谓佛所说一切诸法,定无自性,定无生等。 执着如是无性等相,是名相见。 彼执着如是无性等相时,便谤三自性。 谓遍计所执自性,依他起自性,圆成实自性。 遍计所执自性者:谓诸愚夫,于色等相,周遍计度,起增益执。 谓此是色,乃至此是涅槃。 此所执义,无实无体;唯有名言之所施设。 依他起自性者:谓即此色等唯是虚妄分别自体。 又因果性,或异不异。 圆成实自性者:谓一切法真如实性。 于此三性,起诽谤行,即次三见。 谓损减施设见,损减分别见,损减真实见。 彼如是诽谤一切种一切法时,为欲成立此邪见故;便复摄受少分道理。 又于所有开示离言诸法实性了义契经,广设方便,皆悉转变,令顺己见。 如是二种。 即次二见。 谓摄受见,转变见。 彼又起如是见:若依此见:行善不善;定皆无罪,无有过失。 一切所行,皆归妙善。 先所积习一切障垢,皆得出离。 如是二种,即次二见。 谓无罪见,出离见。 彼如是执自见已;便于此见相违安立蕴等诸法声闻藏中,妄生轻毁。 又于不信如是邪见声闻人等,深生憎嫉。 如是二种,即次二见。 轻毁见,愤发见。 彼又随顺自恶邪见,谓我当建立如实空无相无愿。 于非彼相,起彼相想;而于彼相,颠倒建立。 又作是思惟:若能悟入如是法性,或令他入;一切皆生无量功德。 如是二种,即次二见。 谓颠倒见,出生见。 若他于彼所起恶见,如理诘责;彼于尔时,竟不乐欲建立自宗。 反以讥弄妄理,诘责于他。 如是二种,即次二见。 谓不立宗见,矫乱见,彼又起如是增上慢。 谓若能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恭敬诸佛世尊。 如是见者名敬事见。 诸有善达无倒法性者,为令舍离彼恶见故;虽以种种真实成立道理,方便开悟;坚守愚见,曾无舍心。 谓唯此真,余并邪妄。 如是见者,名坚固愚痴见。 如上所说。 诸见所有习气麁重,是名根本见。 为欲开示如上所说十七种见诸过失门,复说余见。 谓即相见,名于见无见见。 此实坚执无性等相,而起不执一切相想故。 即损减施设见,损减分别见,损减真实见,名舍方便见。 由彼诽谤一切法性;于勤精进,起无用想故。 即摄受见,转变见,名不出离见。 非方便修学,不能证果故。 即无罪见,出离见,名障增益见。 所行邪僻,无容尽障故。 即轻毁见,愤发见,名生非福见。 由于正法同梵行,所起邪行门;便能引发大衰损故。 即颠倒见,出生见,名无功果见。 由所安立非正法性;授者,受者,俱不能证胜进果故。 即不立宗见,矫乱见,名受辱见。 非理兴论,无宜得胜故。 即敬事见,名诽谤见。 所不应说,强增益故。 即坚固愚痴见,名不可与言见。 邪执空者,不应与言。 徒设多词,终无所益故。 即根本见,名广大见。 由此当来诸恶见类,转增广故。 即上所说二十七见,皆名增上慢见。 并能发起虚妄无实增上慢故。 此云何知? 由彼经中即次后说,如是诸见,十七即十。 十即十七。 二十七即一。 一即二十七故。 发布时间:2025-05-21 10:08:17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63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