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九十八随眠中遍行非遍行分别 内容: 【九十八随眠中遍行非遍行分别】 p0097俱舍论十九卷十二页云:九十八随眠中,几是遍行? 几非遍行? 颂曰:见苦集所断,诸见疑相应,及不共无明,遍行自界地。 于中除二见,余九能上缘。 除得,余随行,亦是遍行摄。 论曰:唯见苦集所断见疑及彼相应不共无明力,能遍行自界地五部;故此十一,皆得遍行名。 谓七见、二疑、二无明、十一。 如是十一,于自界地五部诸法,遍缘随眠为因,遍生五部染法。 依此三义,立遍行名。 此中所言遍缘五部,为约渐次? 为约顿缘? 若渐次缘;余亦应遍。 若顿缘者;谁复普于欲界诸法顿计为胜,能得清净? 或世间因,不说顿缘自界地一切;然说有力能顿缘五部。 虽尔遍行;亦非唯此。 以于是处,有我见行;是处必应起我爱慢。 若于是处,净胜见行;是处必应希求高举。 是则爱慢应亦遍行。 若尔;顿缘见修断故;应言此二何所断耶? 应言修所断。 杂缘境故。 或应见所断。 见力引故。 毗婆沙师,作如是说:此二烦恼,自相非共,无顿缘力,故非遍行。 是故遍行,唯此十一;余非。 准此不说自成。 于十一中,除身边见,所余九种,亦能上缘。 上言,正明上界上地;兼显无有缘下随眠。 此九虽能通缘自上;然理无有自上顿缘。 于缘上中,且约界说。 或唯缘一,或二合缘。 故本论言:有诸随眠,是欲界系,缘色界系。 有诸随眠,是欲界系,缘无色界系。 有诸随眠,是欲界系,缘色无色界系。 有诸随眠,是色界系,缘无色界系。 约地分别,准界应思。 生在欲界,若缘大梵,起有情见,或起常见;如何身边见不缘上界地? 不执彼为我我所故。 边见必由身见起故。 若尔;计彼为有情常,是何见摄? 对法者言:此二非见;是邪智摄。 何缘所余缘彼,是见;此亦缘彼,而非见耶? 以宗为量,故作是说。 为遍行体? 唯是随眠? 不尔。 云何? 并随行法。 谓上所说十一随眠,并彼随行,皆遍行摄。 然除彼得。 非一果故。 由此故有作是问言:诸遍行随眠,皆遍行因不? 答言:于此应作四句。 第一句者,谓未来世遍行随眠。 第二句者,谓过现世彼俱有法。 第三、第四、如理应辩。 发布时间:2025-05-21 10:04:11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63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