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十波罗蜜多 内容: 【十波罗蜜多】 p0117显扬三卷三页云:波罗蜜多者:谓十波罗蜜多。 广说如经。 一、施波罗蜜多。 谓依菩提心悲为导首;十种法行,助善修治;七种通达,为坚固根;或因资财,或因正法,或因无畏,五种功德大我所摄性。 一、无着故舍,二、不观故舍,三、无失故舍,四、无分别故舍,五、回向故舍。 由此行故,而诸菩萨,以资生具,摄诸有情。 及由亲近多修习故;令彼资粮圆满,当成无上正遍知果。 如施波罗蜜多,如是戒乃至慧,应知。 此中差别者,第二、戒波罗蜜多。 谓或因息离不善,或因摄受善法,或因利益有情,律仪戒所摄身语意业性。 由此行故,诸菩萨以不恚不恼摄诸有情。 第三、忍波罗蜜多。 谓或因忍受他不饶益不恚性,或因安受诸苦不乱性,或因审察诸法正慧性;由此行故,诸菩萨以忍受一切不饶益事,及损害事,摄诸有情。 第四、勤波罗蜜多。 谓或因被发心铠,或因方便加行,或因利益有情;相续纯熟心勇猛性。 为欲引生一切善根。 由此行故,而诸菩萨,虽未伏惑;而能一向专修诸善。 第五、静虑波罗蜜多。 谓或因对治烦恼,或因发起功德,或因利益有情,心住一缘性。 由此行故,而诸菩萨,伏诸烦恼,令住不现行法。 第六、慧波罗蜜多。 谓或因对治烦恼,或因发起功德,或因利益有情;简择诸法性。 由此行故,而诸菩萨,永断一切烦恼障所知障种子。 第七、善巧方便波罗蜜多。 谓诸菩萨,以此方便,或由随顺,或由违逆,或由不同意乐,或由作恩报恩,或由威逼,或由清净,以三种利益,摄诸有情于种种善处,令受令调,令安住,令成立。 第八、愿波罗蜜多。 谓诸菩萨中,随有其一,为性懈怠,烦恼多故;遂发正愿,而修诸善,令我未来获得自性勇猛正勤,烦恼微薄。 由此因故;于余生中,如所发求,咸果其愿。 于修善法,得强盛力。 第九、力波罗蜜多。 谓诸菩萨,由于所修善法,得强盛力;依此力故,速疾发起静虑波罗蜜多。 第十、智波罗蜜多。 谓诸菩萨,于菩萨藏静虑波罗蜜多所摄法则智所引世间慧。 依此慧故。 而诸菩萨,速能发起出世无分别不住流转寂灭道所摄慧波罗蜜多。 如是十波罗蜜多,于一切地中,皆具修习。 若增上者;施波罗蜜多,唯在初地。 如其次第,乃至智波罗蜜多,在第十地应知。 二解成唯识论九卷十三页云:十胜行者:即是十种波罗蜜多。 施有三种。 谓财施,无畏施,法施。 戒有三种。 谓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 忍有三种。 谓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 精进有三种。 谓被甲精进,摄善精进,利乐精进。 静虑有三种。 谓安住静虑,引发静虑,办事静虑。 般若有三种。 谓生空无分别慧,法空无分别慧,俱空无分别慧。 方便善巧有二种。 谓回向方便,善巧拔济方便善巧。 愿有二种。 谓求菩提愿,利乐他愿。 力有二种。 谓思择力,修习力。 智有二种。 谓受用法乐智,成熟有情智。 发布时间:2025-05-21 09:57:25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62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