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三种言依 内容: 【三种言依】 p0183大毗婆沙论十五卷九页云:如契经说:有三种言依。 无第四、第五。 云何为三? 谓依过去,说曾诸法;依未来说当诸法;依现在说今诸法。 问:言依、以何为自性? 答:品类足说:言依、十八界十二处五蕴所摄。 问:言、即是语;彼依、是名。 但应一界一处一蕴所摄。 何故言十八界十二处五蕴所摄耶? 答:彼论应说言依一界一处一蕴所摄;而言十八界十二处五蕴所摄者:依展转因,故作是说。 谓语依名转,名依义转。 义是言展转依。 义中具有十八界十二处五蕴故;说者听者,皆为于义。 是故彼论,依展转因,说言依自性。 有说:言依是名,及所说义。 是故具有十八界等。 以言依名及义转故。 问:何故但依三世法说,三言依;不依无为法,说言依耶? 答:亦应说无为法是言依,而不说者;当知此义有余。 有说:无为摄在现在品中。 以现在法得无为故。 有说:言多分依有为法转;故无为法不说言依。 有说:为止有情增上愚故,说三言依。 于有为法,所起无明,多增上故。 有说:有情多于三世犹豫,故佛为说三种言依。 有说:为止外道执有我故;说三言依。 谓外道言:若无我者;我言何依。 故佛为说三种言依。 我言但依三世起故。 有说:为止拨无去来二世,并止现在是无为执,说三言依。 依是有体有用法故。 无、必无体,无为,无用;故非言依。 有说:有为法麁,多信是有;易起言说,故立言依。 无为法细,少信是有;难起言说,故非言依。 尊者世友,作如是说:有为、无为、分为二聚。 若彼聚中,三事可得;谓语、名、义,立为言依。 无为聚中,虽得有义;而无余二。 故非言依。 大德说曰:若法、有用,取果、与果;可立言依。 无为、无用;是故不说。 胁尊者言:有为诸法,与言可有俱时转义;故立言依。 无为、不然。 是故不说。 问:若依过去说未来现在法,依未来说过去现在法,依现在说过去未来法;彼是何等言依摄耶? 有作是说:彼不摄在三言依中。 复有说者,若依过去说未来现在;即摄在过去中。 乃至若依现在说过去未来;即摄在现在中。 有余师说:若依过去,说未来现在;未来者,摄在未来;现在者,摄在现在。 乃至若依现在,说过去未来;过去者,摄在过去;未来者,摄在未来。 前说言依,义为体故。 问:若于一时,顿说二世,或复三世;何言依摄? 有作是说:彼不摄在三言依中。 复有说者,随能显名,在何世摄;即说摄在彼世言依。 有余师说:随所显义,在何世摄;即说摄在彼世言依。 前说言依,义为体故。 二解集异门论三卷十四页云:三言依者:谓过去言依,未来言依,现在言依。 过去言依者:云何过去? 云何言? 云何依? 而说过去言依耶? 答:诸行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转,已现转,已聚集,已出现,落谢过去,尽灭离变,过去性,过去类,过去世摄;是谓过去。 即依如是过去诸行,所起语言唱词评论呼召宣说显示教诲语路语音语业语表,是谓言。 即前所说过去诸行,亦名为依。 是言因、本、眼、路、缘起,无间引发,能作生缘集等起故。 依过去行,起诸言说:故过去诸行,名过去言依。 未来言依者:云何未来? 云何言? 云何依? 而说未来言依耶? 答:诸行未已起,未已等起,未已生,未已等生,未已转,未已现转,未聚集,未出现,未来性,未来类,未来世摄;是谓未来。 即依如是未来诸行所起语言唱词评论呼召宣说显示教诲语路语音语业语表,是谓言。 即前所说未来诸行,亦名为依。 是言因、本、眼、路、缘起,无间引发,能作生缘集等起故。 依未来行,起论言说;故未来诸行,名未来言依。 现在言依者:云何现在? 云何言? 云何依? 而说现在言依耶? 答:诸行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转,已现转,聚集出现,住、未已谢,未已尽灭,未已离变,和合现前,现在性,现在类,现在世摄;是谓现在。 即依如是现在诸行,所起语言唱词评论呼召宣说显示教诲语路语音语业语表,是谓言。 即前所说现在诸行,亦名为依。 是言因、本、眼、路、缘起,无间引发,能作生缘集等起故。 依现在行,起诸言说;故现在诸行,名现在言依。 发布时间:2025-05-21 09:54:18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62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