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三种乐生 内容: 【三种乐生】 p0185瑜伽五卷六页云:复有三种乐生。 或有众生、用离生喜乐灌洒其身。 谓初静虑地诸天。 是名第一乐生。 或有众生、由定生喜乐灌洒其身。 谓第二静虑地诸天。 是名第二乐生。 或有众生、以离喜乐灌洒其身。 谓第三静虑地诸天。 是名第三乐生。 二解俱舍论十一卷十三页云:乐生三者:三静虑中,于九处生,受三种乐。 谓彼安住离生喜乐、定生喜乐、离喜乐故;长时安住,长时离苦,长时受乐;故名乐生。 三解集异门论五卷十页云:三乐生者:有诸有情,即如是身、离生喜乐之所滋润、遍滋润,适悦、遍适悦,充满、遍充满。 滋润乃至遍充满已;安乐而住。 谓梵众天是第一乐生。 有诸有情,即如是身、定生喜乐之所滋润、遍滋润,适悦、遍适悦,充满、遍充满。 滋润乃至遍充满已;安乐而住。 谓极光净天,是第二乐生。 有诸有情,即如是身、离喜之乐之所滋润、遍滋润,适悦、遍适悦,充满、遍充满。 滋润乃至遍充满已;安乐而住。 谓遍净天,是第三乐生。 此中有诸有情者:谓诸有情、谛义胜义、不可得,不可近得,非有、非现有。 但于诸蕴界处,由想等想,假言说转,谓为有情、那罗、意生、儒童、命者、生者、养者、士夫、补特伽罗。 由斯故说有诸有情。 即如是身者:身、名为身。 身业、亦名身。 身根、亦名身。 五有色根、亦名身。 四大种聚、亦名身。 今此义中,意说四大种聚身;故说即如是身。 离生喜乐者:谓初静虑中所可得乐、平等受受所摄。 是名离生喜乐之所滋润遍滋润适悦遍适悦充满遍充满者:谓梵众天、于此离生喜乐,随欲而得;无艰无难。 即此离生喜乐,起等起,生等生,聚集出现;能令如是四大种聚身,滋润遍滋润,适悦遍适悦,充满遍充满。 滋润乃至遍充满已安乐住者:谓彼尔时,由离生喜乐;身心无苦恼,安乐而住。 如世尊于分别生记经中说:苾刍当知;如修定者、从此处没,生梵众天;数现受离生喜乐。 彼先住此,入初静虑;亦数现受离生喜乐。 彼先后所受离生喜乐,无异无差别。 依定等故。 谓先此间、于初静虑,若习,若修,若多所作,后方生彼梵众天;故二所受离生喜乐,品类相似。 谓梵众天者:显初静虑梵众等天。 是第一者:谓随算数渐次顺次相续次第,此居第一。 乐生者:谓此生处、长时受安隐乐、离苦乐、乐受乐;故名乐生。 复次有诸有情者:谓诸有情,谛义胜义,不可得,广说如前。 即如是身者:身、名为身,乃至广说。 定生喜乐者:谓第二静虑中所可,得乐、平等受受所摄。 是名定生喜乐之所滋润遍滋润,适悦遍适悦,充满遍充满者:谓极光净天、于此定生喜乐,随欲而得;无艰无难。 即此定中,喜乐起等起,生等生,聚集出现;能令如是四大种聚身,滋润遍滋润,适悦遍适悦,充满遍充满。 滋润乃至遍充满已;安乐住者:谓彼尔时,由定生喜乐,身心无苦恼,安乐而住。 如世尊于分别生记经中说:苾刍当知;如修定者、从此处没,生极光净天;数数现受定生喜乐。 彼先住此,入第二静虑;亦数现受定生喜乐。 彼先后所受定生喜乐,无异无差别。 依定等故。 谓先此间,于第二静虑,若习、若修、若多所作,后方生彼极光净天;故二所生定生喜乐,品类相似。 谓极光净天者:显第二静虑极光净等天。 是第二者:谓随算数渐次顺次相续次第,此居第二。 乐生者:谓此生处,长时受安隐乐,离苦乐,乐受乐;故名乐生。 复次有诸有情者:谓诸有情、谛义胜义、不可得,广说如前。 即如是身者:身名为身,乃至广说。 离喜之乐者:谓第三静虑中所可得乐,平等受受所摄。 是名离喜之乐之所滋润遍滋润适悦遍适悦充满遍充满者:谓遍净天,于此离喜之乐,随欲而得;无艰无难。 即此离喜之乐,起等起,生等生,聚集出生;能令如是四大种聚身,滋润遍滋润,适悦遍适悦,充满遍充满。 滋润乃至遍充满已;安乐住者:谓彼尔时,由离喜之乐,身心无苦恼,安乐而住。 如世尊于分别生记经中说:苾刍当知;如修定者、从此处没,生遍净天;数数现受离喜之乐。 彼先住此,入第三静虑;亦数现受离喜之乐。 彼先后所受离喜之乐,无异无差别。 依定等故。 谓先此间,于第三静虑,若习,若修,若多所作,后方生彼遍净天;故二所受离喜之乐,品类相似。 谓遍净天者:显第三静虑遍净等天。 是第三者:谓随算数渐次顺次相续次第,此居第三。 乐生者:谓此生处,长时受安隐乐,离苦乐,乐受乐,故名乐生。 发布时间:2025-05-21 09:54:13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62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