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三摩呬多地 内容: 【三摩呬多地】 p0199梵三摩呬多,此云等引。 此地复有四种。 一者、静虑。 二者、解脱。 三者、等持。 四者、等至。 如瑜伽十一卷一页至十三卷十二页广说。 二解瑜伽释十五页云:所言三摩呬多地者:谓胜定地、离沉掉等。 平等能引,或引平等,或是平等所引发故;名等引地。 有义,此名唯摄一切有心诸定。 皆能平等引功德故。 不通无心。 以前颂中言三摩地俱故。 三摩地者,是别境中心数法故。 二无心定,不能等引诸功德故;非等引地。 若尔;何故等引地说:此等引地,略有四种。 谓静虑、解脱、等持、等至。 言静虑者,谓四静虑。 言解脱者,谓八解脱。 言等持者,谓空等持,无愿等持,无相等持。 言等至者,谓五现见等至,八胜处等至,十遍处等至,四无色等至,无想等至,灭尽等至? 此无有失。 二无心定,是等引果,故与其名。 实非等引。 有义,此名通有心位,及无心位,所有定体。 若有心定,平等能引诸功德故;亦引平等根大等故;及离沉掉戒无悔等,平等方便所引发故;名为等引。 若无心定,虽不能引殊胜功德;而引平等根大等故;是平等定所引发故;亦名等引。 若尔,何故前颂中言三摩地俱? 此无有失。 颂中文略,且言彼俱。 其实等引,非俱亦是。 后说等引,通无心故。 如实义者,等引地名,有通有局。 有心无心两位俱摄,故名为通。 后说无想灭尽定,亦是等引地体故。 唯在有漏无漏胜定;非欲界等一切散心。 故名为局。 以后说言唯静虑等名等引地;非于欲界心一境性。 由此等引,无悔欢喜安乐所引;欲界不尔。 准此上界,若在散心,亦非等引。 同欲界故。 由此相对,得作四句。 或等持俱,非等引地。 谓欲界等散心位中三摩地俱心心所等。 或等引地,非等持俱。 谓定位中三摩地体、及无想定灭尽定位所有诸法。 或等持俱,亦等引地。 谓诸静虑,及诸无色,有心定位心心所等。 除三摩地。 或有俱非。 谓除上位所有诸法。 又三摩地,三摩钵底,三摩呬多,名有意狭。 三摩地名,目心数中等持一法。 通摄一切有心位中心一境性;通定散位。 然诸经论,就胜但说空无愿等,名三摩地。 三摩钵底,通目一切有心无心诸定位中所有定体。 诸经论中,就胜唯说五现见等相应诸定,名为等至。 等引地名,通目一切有心无心定位功德,故此地中,通摄一切定位功德。 由是总故,偏目地名。 言非三摩呬哆地者,翻上易了。 无烦广释。 如是二地,总摄一切定非定位所有诸法。 发布时间:2025-05-21 09:51:46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62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