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三食能生三种内苦 内容: 【三食能生三种内苦】 p0218瑜伽九十四卷二十一页云:复次三食为因,能令三种内苦生起。 一者、界不平等所生病苦。 二者、欲希求苦。 三者、求不允苦。 初苦,段食为因,第二苦,触食为因,第三苦,意会思食为因。 段食因缘,生内病苦。 是故苾刍,当观段食,如子肉想,不应贪着。 随顺乐受触食因缘,能生于内欲希求苦。 是故苾刍,当观顺彼六种触处,如无皮牛。 应作是观:若我依于六种触处,发起种种欲希求贪;便为依止诸色而住。 依止色故;令我发起种种诸恶不善寻思。 如无皮牛,触处诸虫之所唼食,多生众苦,不安隐住。 如是观已;于初触处,深见过患;无染而住。 如依于色,如是依声香味触法,当知亦尔。 如于初触处,深见过患,无染而住,如是乃至于第六触处,当知亦尔。 有漏意会思食因缘,能生于内求不允苦。 是故苾刍,当观有漏意会思食,如一分火。 观察如是所求不允,能引身心大热恼故。 彼作如是正观察已;终不希望衣食等事,往诣他家。 是故不为所求不允所生苦触;其心坦然,安乐而住。 由是因缘,应正观察如是三食。 所谓段、触、意会思食。 即由如是三食因缘,生如所说依识内苦。 是故苾刍当观识食,如三百鉾之所钻刺。 所以者何? 段食因缘,能令非一种种众多品类病苦,依识而起。 随顺乐受触食因缘,能令倍增欲希求苦,依识而起。 有漏意会思食因缘,能令种种求不允苦,依识而起。 如是行者,于识食中,正观诸食,以识为依,多生过患。 由是因缘,不顾身命。 如是如理于四种食审正观察审观为依,能于现法永断诸食。 食永断故;得至当来后有苦际。 发布时间:2025-05-21 09:47:28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62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