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杂修静虑 内容: 【杂修静虑】 p1412俱舍论二十四卷七页颂云:先杂修第四,或由一念杂。 为受生现乐,及遮烦恼退。 论曰。 诸欲杂修四静虑者,必先杂修第四静虑。 以彼等持最堪能故。 诸乐行中,彼最胜故。 如是杂修诸静虑者,是阿罗汉,或是不还。 彼必先入第四静虑,多念无漏相续现前;从此引生多念有漏,后复多念无漏现前。 如是旋还,后后渐减;乃至最后二念无漏,次引二念有漏现前,无间复生二念无漏;名杂修定加行成满。 次后唯从一念无漏,引起一念有漏现前,无间复生一念无漏。 如是有漏,中间剎那,前后剎那,无漏杂故;名杂修定根本圆成。 前二剎那似无间道。 第三剎那,似解脱道。 如是杂修第四定已;乘此势力,随其所应,亦能杂修下三静虑。 先于欲界人趣三洲,如是杂修诸静虑已;后若退失,生色界中。 亦能如前杂修静虑。 杂修静虑,为三种缘。 一、为受生,二、为现乐,三、为遮止起烦恼退。 谓不还中诸利根者,为现法乐及生净居。 诸钝根者,亦为遮退。 彼畏退故。 如是杂修,令味相应等持远故。 诸阿罗汉,若利根者,为现法乐。 若钝根者,亦为遮防起烦恼退。 二解大毗婆沙论一百七十五页云:问:如所说杂修静虑,以何为自性? 答:以五蕴为自性。 问:何故名为杂修静虑? 彼杂修言,欲何所显? 答:遍熏故名杂修。 合熏故名杂修。 令严好故名杂修。 令明净故名杂修。 譬喻者说:缘彼故名杂修。 遍熏故名杂修者:如衣置于一箧,以香遍熏;诸瑜伽师、亦复如是。 以前后二剎那无漏,遍熏中间一剎那有漏。 合熏故名杂修者:如华与巨胜合,熏令发香;彼瑜伽师、亦复如是。 以二剎那无漏,邻杂熏发一剎那有漏。 令严好故名杂修者:如以众华,散制多上,令其严好;如是行者,以二剎那无漏,散一剎那有漏上,令其妙好。 令明净故名杂修者:如以金等,置于炉中,调炼销镕,令转明净;如是行者,以一剎那有漏,置于无漏二剎那中,数数调炼,令转净妙。 缘彼故名杂修者:彼说:以二剎那无漏,缘一剎那有漏;故名杂修。 界者、所杂修,堕色界。 能杂修,不堕界。 地者、能所杂修,皆在根本四静虑地。 又云:云何加行? 谓瑜伽师、先入第四静虑,起多剎那无漏;从此即起多剎那有漏。 此后复起多剎那无漏。 如是旋还,后后渐减,乃至最后二剎那无漏无间,二剎那有漏现前。 二剎那有漏无间,复二剎那无漏现前。 齐此名为杂修静虑加行圆满。 从此已后,不由功用,能从一剎那无漏无间、起一剎那有漏。 即此无间、复起一剎那无漏。 如是中间剎那有漏、前后剎那无漏杂故;名杂修静虑。 尔时名为杂修静虑根本成就。 如是杂修第四静虑已;乘此势力,随其所应,亦能杂修下三静虑。 先依欲界人趣三洲,如是杂修诸静虑已;后生色界,由惯习力,复能如前随其所应,杂修静虑。 问:何等补特伽罗、杂修静虑? 答:是圣者,非异生;亦学,亦无学。 谓信胜解、见至、时解脱、不时解脱、皆能杂修。 问:彼何故杂修静虑? 答:三因缘故,杂修静虑。 一、乐等至故,二、怖烦恼故,三、乐受生故。 乐等至者:谓为现法乐住故。 或为受用圣法财故。 或为游戏功德故。 或为观本所作故。 或为引胜功德故。 怖烦恼者:谓惧退起烦恼现前,失胜德故。 或畏退起烦恼现前,烧身心故。 乐受生者:谓乐生彼不共异生五净居故。 信胜解、具由三因缘,杂修静虑。 见至、由二因缘,杂修静虑。 除怖烦恼,不退法故。 时解脱、由二因缘,杂修静虑。 除乐受生。 背一切生故。 不时解脱,由一因缘,杂修静虑。 除怖烦恼及乐受生。 不退法故。 背一切生故。 问:杂修静虑、有几品耶? 答:有五。 一、下品,二、中品,三、上品,四、上胜圆满品,五、上极圆满品。 此一一品、于成满位,皆有三心。 一心有漏,二心无漏。 如是总说有十五心。 五心有漏,十心无漏。 问:此十五心,为不起定? 为起定耶? 答:有说:不起定。 譬如见道,相续现前。 有说:起定。 譬如修道,数起数入。 如是说者,此则不定。 或有不起定、能十五心相续而转。 或复起定。 于中或有起三心已,而便起定。 或有起六心已,而便起定。 或有起九心已,而便起定。 或有起十二心已,而便起定。 是故于彼五品中间,或起不起,杂修成满。 问:此十五心、几是曾得? 几是未曾得? 有说:五、是未曾得。 十、是曾得。 谓前五现在前时,余十未来修故。 有说:十是未曾得,五是曾得。 谓前十现在前时,后五未来修故。 如是说者,此则不定。 或有十、五、皆未曾得。 或有十、五、皆是曾得。 或有少分曾得,少分未曾得。 问:此十五心、几是转? 几是随转? 有说:前五、是转。 后十、是随转。 有说:前十、是转。 后五、是随转。 如是说者,此则不定。 或一切皆是转。 或一切皆是随转。 或少分是转。 少分是随转。 问:若此品类转,则此品类随转;亦余品类耶? 有说:若此品类转;则此品类随转。 谓智所缘行相念住,前后相顺,方成杂修。 是故若此转;必此随转。 不尔;便于杂修为障。 有说:若此品类转;余品类随转。 谓智所缘行相念住,异类相间,方成杂修。 是故若此转;必余随转。 不尔;便应乖杂修义。 如是说者,此则不定。 如彼广说。 发布时间:2025-05-21 09:40:25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62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