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五蕴次第 内容: 【五蕴次第】 p0265瑜伽五十四卷五页云:复次云何诸蕴次第? 谓说差别。 此复五种应知。 一、生起所作。 二、对治所作。 三、流转所作。 四、住所作。 五、安立所作。 生起所作者:谓眼色为缘,能生眼识。 乃至意法为缘,能生意识。 此中先说色蕴;次说识蕴;此则是诸心所所依。 由依彼故,受等心所生。 故次经言:三和故触;触缘受等。 是名诸蕴生起所作宣说次第。 对治所作者:为欲对治四颠倒故;说四念住。 谓于不净计净颠倒,于苦计乐颠倒,于无我计我颠倒,于无常计常颠倒。 此中先说色蕴;次说受蕴;次说识蕴;后说想行二蕴。 是名对治所作宣说次第。 流转所作者:根及境界为依止故;于现法中,由二种蕴,受用境界,起诸杂染。 谓领纳境界及彩画境界。 由一种蕴,造作一切善不善业。 于后法中,起生老等一切杂染。 一是所染;故最后说。 住所作者:由四识住及识,次第而说。 是名住所作。 安立所作者:谓诸世间、互相见已;先了其色。 是故先立色蕴。 次由受蕴,知彼进退,或苦或乐。 是故次立受蕴。 次由想蕴,知彼如是名,如是类,如是性等。 是故次立想蕴。 次由行蕴,知彼如是愚痴,如是聪睿。 是故次立行蕴。 后由识蕴,安立内我。 谓于诸蕴中,安立所了有苦有乐,随起言说及愚智等。 是名诸蕴安立所作宣说次第。 又复依止我众具事及我事故;应知诸蕴宣说次第。 谓我依身;于诸境界,受用苦乐,于己于他,随起言说,谓如是名,如是种类,如是性等。 此之二种,依法非法,方得积集。 如是应知我众具事。 当知最后蕴是我事。 二解显扬五卷十四页云:复由余五因缘,建立次第。 一、由生起故。 二、由对治故。 三、由流转故。 四、由识住故。 五、由显了故。 由生起故者:如经说:缘眼及色,眼识得生。 乃至缘意及法,意识得生。 此中初说色蕴,次说识蕴。 此二种蕴,是诸心法之所依止;依此故起受等心法。 故次经说:三事合故触。 触为缘故,受等法生。 由此生起因缘,说诸蕴次第。 由对治故者:为对治四颠倒故,说四念住。 四颠倒者:一、于不净计净颠倒。 二、于苦计乐颠倒。 三、于无常计常颠倒。 四、于无我计我颠倒。 此中先说色蕴,次后受蕴,次后识蕴,最后想行二蕴。 如是由对治故说诸蕴次第。 由流转故者:诸根境界为所依故;能起二蕴,谓领纳境界及彩画境界。 由此因缘,能起受用现法境界诸恼乱法,及能造作善不善业。 由此因故,能感后世生等苦恼。 识蕴一种,是所恼乱;故最后说。 由识住故者:谓四识住。 由彼次第,起能住识。 由显了故者:谓见补特伽罗已;先记识其色。 是故先说色蕴。 次由受蕴,显彼贵贱苦乐。 次由想蕴,显彼如是名,如是姓,如是种类。 次由行蕴,显彼如是愚痴,如是聪慧。 后由识蕴,显彼内我差别。 谓于前诸蕴中所记识者,有苦乐者,所言说者,愚痴聪慧者。 是名由显了故说诸蕴次第。 三解俱舍论一卷十七页云:如是已说诸蕴废立,当说次第。 颂曰:随麁染器等,界别次第立。 论曰:色、有对故;诸蕴中麁。 无色中麁,唯受行相。 故世说我手等痛言。 待二想麁。 男女等想,易了知故。 行麁过识。 贪瞋等行,易了知故。 识最为细。 总取境相,难分别故。 由此随麁,立蕴次第。 或从无始生死已来,男女于色,更相爱乐。 此由耽着乐受味故。 耽受、复因倒想生故。 此倒想生,由烦恼故。 如是烦恼,依识而生。 此及前三,皆染污识。 由此随染、立蕴次第。 或色、如器。 受、类饮食。 想、同助味。 行、似厨人。 识、喻食者。 故随器等,立蕴次第。 或随界别,立蕴次第。 谓欲界中,有五妙欲,色相显了。 色界静虑,有胜喜等,受相显了。 三无色中,取空等相,想相显了。 第一有中,思最为胜,行相显了。 此即识住。 识住其中,显似世间田种次第。 是故诸蕴次第如是。 由此五蕴,无增减过。 即由如是诸次第因,离行别立受想二蕴。 谓受与想,于诸行中,相麁生染,类食同助。 二界中强,故别立蕴。 发布时间:2025-05-21 09:37:27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62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