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五解脱处 内容: 【五解脱处】 p0266集异门论十三卷十三页云:五解脱处者:云何为五? 具寿当知;若诸苾刍苾刍尼等,或有大师为说法要,或有随一尊重有智同梵行者为说法要。 如如大师,或有随一尊重有智同梵行者为说法要,如是如是于彼法要,能正了知若法若义。 由正了知若法若义;便发起欣。 欣故生喜。 心喜故身轻安。 身轻安故受乐。 受乐故心定。 心定故如实知见。 如实知见故生厌。 厌故能离。 离故得解脱。 是名第一解脱处。 是诸苾刍苾刍尼等安住此处,念未住者,能住正念;心未定者,能住正定;漏未尽者,能尽诸漏,未得无上安隐涅槃者,疾能证得。 复次具寿! 若诸苾刍苾刍尼等,虽无大师或余随一尊重有智同梵行者,为说法要,而能以大音声读诵,随曾所闻,究竟法要;如如以大音声读诵随曾所闻究竟法要,如是如是于彼法要,能正了知若法若义。 由正了知若法若义;便发起欣。 欣故生喜。 心喜故身轻安。 身轻安故受乐。 受乐故心定。 心定故如实知见。 如实知见故生厌。 厌故能离。 离故得解脱。 是名第二解脱处。 是诸苾刍苾刍尼等安住此处,念未住者,能住正念;心未定者,能住正定;漏未尽者,能尽诸漏;未得无上安隐涅槃者,疾能证得。 复次具寿! 若诸苾刍苾刍尼等,虽无大师或余随一尊重有智同梵行者为说法要;亦不以大音声读诵随曾所闻究竟法要;而能为他广说开示随曾所闻究竟法要。 如如为他广说开示随曾所闻究竟法要,如是如是于彼法要,能正了知若法若义。 由正了知若法若义;便发起欣。 欣故生喜。 心喜故身轻安。 身轻安故受乐。 受乐故心定。 心定故如实知见。 如实知见故生厌。 厌故能离。 离故得解脱。 是名第三解脱处。 是诸苾刍苾刍尼等安住此处,念未住者,能住正念;心未定者,能住正定;漏未尽者,能尽诸漏;未得无上安隐涅槃者,疾能证得。 复次具寿! 若诸苾刍苾刍尼等,虽无大师或余随一尊重有智同梵行者为说法要;亦不以大音声读诵随曾所闻究竟法要;亦不为他广说开示随曾所闻究竟法要;而能独处寂静,思惟筹量观察随曾所闻究竟法要所有义趣。 如如独处寂静思惟筹量观察随曾所闻究竟法要所有处趣,如是如是于彼法要,能正了知若法若义。 由正了知若法若义;便发起欣。 欣故生喜。 心喜故身轻安。 身轻安故受乐。 受乐故心定。 心定故如实知见。 如实知见故生厌。 厌故能离。 离故得解脱。 是名第四解脱处。 是诸苾刍苾刍尼等安住此处,念未住者,能住正念;心未定者,能住正定;漏未尽者,能尽诸漏;未得无上安隐涅槃者,疾能证得。 复次具寿! 若诸苾刍苾刍尼等,虽无大师或余随一尊重有智同梵行者为说法要;亦不以大音声读诵随曾所闻究竟法要;亦不为他广说开示随曾所闻究竟法要;亦不独处寂静思惟筹量观察随曾所闻究竟法要所有义趣;而能善取随一定相。 于彼定相,能善思惟。 又善了知。 复善通达。 如如善取随一定相,于彼定相,能善思惟,又善了知,复善通达;如是如是于彼法,要能正了知若法若义。 由正了知若法若义;便发起欣。 欣故心喜。 心喜故身轻安。 身轻安故受乐。 受乐故心定。 心定故如实知见。 如实知见故生厌。 厌故能离。 离故得解脱。 是名第五解脱处。 是诸苾刍苾刍尼等安住此处,念未住者,能住正念;心未定者,能住正定;漏未尽者,能尽诸漏;未得最上安隐涅槃者,疾能证得。 发布时间:2025-05-21 09:37:16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62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