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大不善地法 内容: 【大不善地法】 p0242大毗婆沙论四十二卷十八页云:大不善地法有五种。 一、无明。 二、惛沉。 三、掉举。 四、无惭。 五、无愧。 又云:若法、一切不善心中可得;名大不善地法。 谓若见苦所断,若见集所断,若见灭所断,若见道所断,若修所断,若在意地,若五识身,一切不善心中皆可得故;名大不善地法。 应知此中无惭,无愧,唯在一切不善心中可得。 故名大不善地法。 惛沉,掉举,烦恼缠摄。 通与一切不善心相应。 又障止观,势用强故;复建立在不善地中。 无明一种,随眠所摄。 遍与一切不善心相应。 故复立在不善地中。 所余随眠及随烦恼,无如是义。 二解俱舍论四卷六页云:如是已说大烦恼地法;大不善法地,名大不善地。 此中若法,大不善地所有;名大不善地法。 谓法、恒于不善心有。 彼法是何? 颂曰:唯遍不善心,无惭及无愧。 论曰:唯二心所,但与一切不善心俱。 谓无惭愧。 故唯二种,名此地法。 发布时间:2025-05-21 09:34:53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62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