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五乐 内容: 【五乐】 p0254瑜伽三十五卷十九页云:何等五乐? 一者、因乐。 二者、受乐。 三者、苦对治乐。 四者、受断乐。 五者、无恼害乐。 言因乐者,谓二乐品诸根境界,若此为因顺乐受触,若诸所有现法当来可爱果业,如是一切,总摄为一,名为因乐。 除此、更无若过若增。 言受乐者,谓待苦息。 由前所说因乐所摄三因缘故;有能摄益身心受生;名为受乐。 略说此乐,复有二种。 一者、有漏。 二者、无漏。 无漏乐者,学无学乐。 有漏乐者,欲色无色三界系乐。 又此一切三界系乐,随其所应,六处别故;有其六种。 谓眼触所生,乃至意触所生。 如是六种,复摄为二。 一者、身乐。 二者、心乐。 五识相应,名为身乐。 意识相应,名为心乐。 言对治乐者,谓因寒热饥渴等事,生起非一众多品类种种苦受。 由能对治息除寒热饥渴等苦,即于如是苦息灭时,生起乐觉;是则名为苦对治乐。 灭想受定,名受断乐。 无恼害乐,应知略说复有四种。 一、出离乐。 二、远离乐。 三、寂静乐。 四、三菩提乐。 正信舍家,趣于非家,解脱烦笼居家迫迮种种大苦;名出离乐。 断除诸欲恶不善法,证初静虑,离生喜乐;名远离乐。 第二静虑已上诸定,寻伺止息;名寂静乐。 一切烦恼毕竟离系;于所知事,如实等觉;此乐名为三菩提乐。 此中因乐,是乐因故;说名为乐。 非自性故。 此中受乐,乐自性故;说名为乐。 非乐因故。 苦对治乐;息众苦故,遣众苦故;说名为乐。 非乐因故,非自性故。 其受断乐,非乐因故,非自性故,亦非息遣种种苦故,说名为乐;然依胜义,诸所有受,皆悉是苦。 住灭定时,此胜义苦,暂时寂静;故名为乐。 无恼害乐所摄最后三菩提乐,由当来世,此胜义苦永寂灭故;于现法中附在所依诸烦恼品一切麁重永寂灭故;说名为乐。 诸余所有无恼害乐,于最后乐,能随顺故;是彼分故;能引彼故;当知亦名无恼害乐。 发布时间:2025-05-21 09:32:56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62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