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五事一异分别 内容: 【五事一异分别】 p0277瑜伽七十二卷七页云:问:相与名、当言异? 当言不异? 答:俱不可说。 何以故? 俱有过故。 异、有何过? 名应实有。 不异、有何过? 若取相时,应亦取名。 问:相与分别、当言异? 当言不异? 答:俱不可说。 何以故? 俱有过故。 异、有何过? 分别、应非相为性。 不异、有何过? 离分别外所有诸相,应以分别为性。 问:相与真如、当言异? 当言不异? 答:俱不可说。 何以故? 俱有过故。 异、有何过? 诸相之胜义,应非即真如。 又修观者,应舍诸相,别求真如。 又于真如得正觉时,不应于相亦得正觉。 不异、有何过? 如真如无差别,一切相亦应无差别。 又得相时,应得真如。 又得真如时,亦如得相。 应不清净。 如诸行上,有无常苦无我共相,虽复是有;而不可说与彼诸行、若异不异。 又如身心麁重轻安,虽复是有;而不可说与彼身心若异不异。 又如善恶无记法中,种子虽有;而不可说与彼诸法若异不异。 何以故? 俱有过故。 又如虚空,遍一切故;于诸色处,虽有虚空;而不可说与彼诸色若异不异。 何以故? 俱有过故。 异、有何过? 不遍一切故;虚空应无常。 不异、有何过? 离色,虚空应无所有。 此中道理,如其所应,当知亦尔。 声闻乘中,有处、世尊依于诸行,显示不异亦非不异记别道理。 如说:苾刍! 取、非即蕴;亦不离蕴。 此中欲贪,说名为取。 不异、有何过? 诽谤蕴中善无记法不清净过。 异、有何过? 于诸取中,增益常性不清净过。 如相与真如不异非不异道理;名、分别、正智、与真如,当知亦尔。 问:相与正智、当言异? 当言不异? 答:如与分别,俱不可说。 问:名与分别、当言异? 当言不异? 答:当言异。 问:名与正智、当言异? 当言不异? 答:当言异。 问:分别与正智、当言异? 当言不异? 答:当言异。 发布时间:2025-05-21 09:30:16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62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