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六恒住法 内容: 【六恒住法】 p0304瑜伽十四卷十八页云:又有六种最极清净,转自所依,第一究竟无间无缺无有染污恒平等住。 谓若行、若住、于眼所识色,乃至意所识法中,恒平等住。 二解瑜伽三十四卷二十五页云:具足成就六恒住法。 谓眼见色已;无喜无忧,安住上舍,正念正知。 如是耳闻声已;鼻嗅香已;舌甞味已;身觉触已;意了法已;无喜无忧,安住上舍,正念正知。 三解显扬三卷二十一页云:六恒住法、广说如经。 谓成就六种相续住法。 若眼见色,心不忧喜,舍念正知。 如是耳鼻舌身若意识法,心不忧喜,舍念正知。 四解大毗婆沙论三十六卷十五页云:问:六恒住法,以何为自性? 答:以念慧为自性。 云何知然? 如契经说:诸阿罗汉心善解脱,具六恒住。 云何为六? 谓眼见色已,乃至意知法已;不喜不忧,心恒住舍,具念正知。 若兼取相应俱有;则四蕴五蕴为自性。 已说自性;所以今当说。 问:何故名恒住? 恒住是何义? 答:诸阿罗汉、恒于此住,未尝舍离;故名恒住。 问:一切阿罗汉,皆有此六恒住法耶? 有作是说:非一切阿罗汉皆有此六。 谓不时解脱,已得边际第四静虑、及愿智者,乃有此六。 评曰:应作是说:一切阿罗汉皆有此六。 云何知然? 此六恒住,皆以漏尽清净身中念慧为体;诸阿罗汉无不成就此念慧故。 五解集异门论十五卷六页云:六恒住者:云何为六? 答:一、眼见色已;不喜不忧,具念正知,恒安住舍。 二、耳闻声已;不喜不忧,具念正知,恒安住舍。 三、鼻嗅香已;不喜不忧,具念正知,恒安住舍。 四、舌尝味已;不喜不忧,具念正知,恒安住舍。 五、身觉触已;不喜不忧,具念正知,恒安住舍。 六、意了法已;不喜不忧,具念正知,恒安住舍。 眼见色已不喜不忧具念正知恒安住舍者:谓眼见色,于可爱不可爱,可乐不可乐,可欣不可欣,可意不可意,或所依止,或等无间,或所缘,或处所,或增上色;以顺舍处作意思惟。 若于此色由顺舍处作意思惟所生妙舍。 是名眼见色已不喜不忧具念正知恒安住舍。 耳鼻舌身意恒住,亦尔。 问:此中舍者、何所谓耶? 答: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无惊觉任运住性,应知此中说名为舍。 复次有说六识相应,缘色声香味触法境,舍受名舍。 今此义中,应知意说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无惊觉任运住性行舍名舍。 发布时间:2025-05-21 09:26:38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62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