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七因明 内容: 因明用语。 印度古因明论师弥勒所立,为有关论议要件之七种规定。 即论体性、论处所、论所依、论庄严、论堕负、论出离、论多所作法等七种。 (一)论体性(梵 vāda):议论之题目有六种性质:(1)言论,(2)尚论,(3)诤论,(4)毁谤论,(5)顺正论,(6)教导论。 (二)论处所(梵 vādādhisthāna):议论之场所。 有六:(1)国王之前,(2)执理者之前,(3)大众之中,(4)贤哲之前,(5)善解法义之沙门、婆罗门前,(6)乐法义者之前。 (三)论依所(梵 vādādhikarana):立论之依据,有所成立之义及能成立之法,略称所立能立。 前者有二:(1)自性,(2)差别。 后者有八:(1)立宗(命题)(2)辩因(理由),(3)引喻(比喻),(4)同类,(5)异类,(6)现量,(7)比量,(8)正教量。 (四)论庄严(梵 vādālajkāra):议论之态度及言词之修饰。 有五:(1)善自他宗,(2)言具圆满,(3)无畏,(4)敦肃,(5)应供。 (五)论堕负(梵 vādanigraha):议论败北的原因。 有三:(1)舍言者,舍一己之立论。 (2)言屈者,屈伏于他论。 (3)言过者,言论讹误或义理欠通。 (六)论出离(梵 vādanihsarana):预先观察立论能否成立,务期出离于不成功。 有三:(1)观察得失,(2)观察时众,(3)察善巧与否。 (七)论多所作法(梵 vādebahukarā dharmā):于所议论时所具有之信心。 有三:(1)善自他宗,即于一切法能起议论。 (2)勇猛无畏,即处一切众能起议论。 (3)辩才不竭,即随所问难,自在酬答。 [瑜伽师地论卷十五、显扬圣教论卷十一、杂集论卷十六](参阅“因明”2276) p94 发布时间:2025-05-21 09:10:57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61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