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七净华 内容: 以华比喻七种净德。 又称七净。 鸠摩罗什谓七净华为:(一)戒净,为始终净。 即身口所作,无有微恶;意不起垢亦不取相,亦不愿受生。 施人无畏,不限众生。 (二)心净,三乘制伏烦恼心、断结心,乃至三乘漏尽心,称为心净。 (三)见净,即见法真性,不起妄想。 (四)度疑净,即见解深透而断除疑惑。 (五)分别道净,即善能分别是非,合道宜行,非道宜舍。 (六)行断知见净,“行”指苦难、苦易、乐难、乐易四行。 “断”指断除诸结(惑)。 即证得无学尽智、无生智者,能知见所行、所断,而通达分明。 (七)涅槃净。 此外,据隋代慧远之维摩义记卷三末所举,七净德清净如华,故称七净华。 此华唯取清净之义。 七净德,即:(一)戒净,(二)定净,(三)见净,(四)度疑净,(五)道非道净。 此五种大小乘同名,后二种则稍异。 在小乘法中,第六为行净,第七为行断智净。 在大乘法中,则第六为行断智净,第七为思量菩提分法之上上净。 又唐代湛然之维摩经略疏卷九,将七净华配于八正道及行位三道。 [中阿含卷二“七车经”、维摩经卷中佛道品、注维摩诘经卷七、说无垢称经疏卷五末(窥基)] p105 发布时间:2025-05-21 09:09:28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61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