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一乘三乘 内容: 一乘,梵语 eka-yāna。 乘为“交通工具”之意,此处指成佛之教法。 佛教教义乃唯一之真理,以其能教化众生悉皆成佛,故称为一乘。 三乘教法则针对众生之性情与能力,而分为声闻、缘觉、菩萨等,并以其各有三种不同之果报。 “一乘”之语出自华严经明难品、法华经方便品与胜鬘经一乘章。 又作佛乘、一佛乘、一乘教、一乘究竟教、一乘法、一道。 宣说一乘教者,称为一乘经。 信仰一乘教,则称一乘机。 喻如海水般深广,称为一乘海。 由于一乘为大乘之最高教义,故佛书中有“一乘极唱”之语。 又法华经乃说明一乘理法之妙典,故有“一乘妙典”之称;其经文称为一乘妙文。 据究竟一乘宝性论卷二、大乘庄严经论卷四等载,声闻乘属小乘、下乘;缘觉乘属辟支佛乘、独觉乘、中乘;菩萨乘属大乘、佛乘、如来乘、上乘,故三乘之教法称为三乘教。 声闻、缘觉等二乘不信受大乘佛法,故称愚法二乘;至如回小向大之二乘菩萨,则称不愚法二乘。 于大乘法中,法相宗区分众生为五性,其中定性声闻、定性缘觉与定性菩萨信受三乘教,唯不定性菩萨才能信受一乘教,并得佛果,故采取三乘真实、一乘方便之立场。 于此,天台宗、华严宗视一乘为真佛教,故取一乘真实、三乘方便之立场。 三论宗以三乘中之菩萨乘为真实,二乘为方便;天台宗与华严宗则于三乘之外另立佛乘。 故法相宗与三论宗有“三车家”之称,华严宗与天台宗有“四车家”之称;其三车、四车之别,乃根据法华经譬喻品中说明三乘、一乘之关系而来。 此外,华严宗称究极之教理为“一乘圆教”,而称其他宗义为“别教”。 [法华经卷一方便品、解深密经卷二、显扬圣教论卷二十、摄大乘论释卷十(玄奘译)] p59 发布时间:2025-05-21 09:07:51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61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