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二重中道 内容: 又作二种中道。 唯识家认为中道有三性对望中道及一法中道二义。 三性对望中道,即以遍计所执性为非有,依他起性、圆成实性为非无,以此诠显非有非无的中道之义;此乃就言诠而论中道之旨,故又称言诠中道。 上述系于世俗门中论法之有无,然于胜义谛中则以断绝心言为非有非无之中道,故称离言中道。 一法中道即是离言中道,乃于缘生之一法上论非有非无之中道义。 关于言诠、离言二重中道之同异,古来有异说,或谓遍计所执性为依、圆二性上实法之执,于依、圆二性之假有空寂之义外,别无遍计之空,故三性对望中道之义无别于一法中道。 或谓三性对望中道遮遣遍计之有,一法中道以依他之体为虚假非有而为空,故二者有差异。 盖二重中道之说,本出于成唯识论卷七、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本,后日本之观心觉梦钞取其义,而立“三性对望中道”及“一法中道”之名。 [观心觉梦钞卷中、卷下、唯识论同学钞卷七之三、百法问答抄卷八] p205 发布时间:2025-05-21 08:58:26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61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