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二种子 内容: 全称二种种子。 真言之阿等一字,生无量之义,譬如草木之种子,故称种子。 瑜祇经疏卷二(大六一·四九五上):“佛部以 (阿)为种子,成率都婆;莲花部以 (啰)为种子,成八叶莲花(中略)若秘密法品以 (娑)为莲花部种子;金刚部以 (嚩)为种子,成五[月*古]金刚。 ” 唯识家言,种子是由前七转识熏习所成,与能、所熏不可分割(前七识为能熏,第八本识为所熏),而表现为体与相、因与果之关系。 亦即种子依附在本识体上,成为本识相分之一分;同时种子随逐本识潜滋暗长,一遇现缘引发,便腾跃而生,现起转识,是之谓由种子生起现行。 譬如人体之行动,口中之语言,心里之意想,都能印在心中,称为业,或称种子,遇缘之助力即能发起现行。 (一)约唯识宗言,依种子之性质,分为二类:(1)名言种子,系依名言熏习第八识之种子,乃为一切善恶诸法显现之亲因缘。 (2)业种子,第六意识善恶业之种子,具有助长其他羸弱、无记种子现行之功能。 (二)依种子之生起而分,有二,即:(1)本有种子,即无始以来,在第八识中产生蕴处界之功能者。 (2)新熏种子,即无始以来,由现行之前七识,熏习第八识后所聚集染净之种子。 (三)依漏之有无,复可分为有漏种子与无漏种子二种。 [成唯识论卷八](参阅“种子”5863) p221 发布时间:2025-05-21 08:56:05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61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