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二十五圆通 内容: 谓诸菩萨、声闻证悟之二十五种方法。 圆通,圆满周遍,融通无碍之义。 盖众生之机缘万差,故得圆通之法亦各不同。 二十五,谓六尘、六根、六识及七大。 即:(一)音声,即憍陈那等之声尘圆通。 (二)色因,即优波尼沙陀比丘之色尘圆通。 (三)香因,即香严童子之香尘圆通。 (四)味因,即药王、药上二法王子之味尘圆通。 (五)触因,即跋陀婆罗等之触尘圆通。 (六)法因,即摩诃迦叶等之法尘圆通。 (七)见元,即阿那律陀之眼根圆通。 (八)息空,即周利槃特迦之鼻根圆通。 (九)味知,即憍梵提之舌根圆通。 (十)身觉,即毕陵伽婆蹉之身根圆通。 (十一)法空,即须菩提之意根圆通。 (十二)心见,即舍利弗之眼识圆通。 (十三)心闻,即普贤菩萨之耳识圆通。 (十四)鼻息,即孙陀罗难陀之鼻识圆通。 (十五)法音,即富楼那之舌识圆通。 (十六)身戒,即优波离之身识圆通。 (十七)心达,即大目犍连之意识圆通。 (十八)火性,即乌刍瑟摩之火大圆通。 (十九)地性,即持地菩萨之地大圆通。 (廿)水性,即月光童子之水大圆通。 (廿一)风性,即琉璃光法王子之风大圆通。 (廿二)空性,即虚空藏菩萨之空大圆通。 (廿三)识性,即弥勒菩萨之识大圆通。 (廿四)净念,大势至菩萨等之根大圆通。 (廿五)耳根,即观音菩萨之耳根圆通。 [楞严经圆通疏卷五、卷六、首楞严义疏注经卷五、卷六、楞严经集注卷五、卷六] p177 发布时间:2025-05-21 08:55:07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61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