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八位胎藏 内容: 在母胎中形成小儿之八个时期。 又作胎藏八位。 (一)羯罗蓝位(梵 kalala),译作凝滑。 指受胎后之七日间。 (二)遏部昙位(梵 arbuda),译作疱。 指受胎后之二七日,此时其形如疮疱。 (三)闭尸位(梵 pe? ī),译作聚血或软肉。 受胎后之三七日,其状如聚血。 (四)键南位(梵 ghana),译作凝厚。 受胎后之四七日,其形渐渐坚固,有身、意二根,然未具眼、耳、鼻、舌四根。 (五)钵罗赊佉位(梵 pra? ākhā),受胎后之五七日,肉团增长,始现四肢及身躯之相。 (六)发毛爪位,受胎后之六七日,已生毛发指爪。 (七)根位,受胎后之七七日,眼、耳、鼻、舌四根圆满具备。 (八)形位,受胎至八七日以后,形相完备。 [瑜伽师地论卷二、法苑珠林卷六十九] p282 发布时间:2025-05-21 08:42:33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60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