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八解脱 内容: 梵语 astau vimoksāh,巴利语 attha vimokkhā。 谓依八种定力而舍却对色与无色之贪欲。 又作八背舍、八惟无、八惟务。 八者即:(一)内有色想观诸色解脱,为除内心之色想,于外诸色修不净观。 (二)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内心之色想虽已除尽,但因欲界贪欲难断,故观外不净之相,令生厌恶以求断除。 (三)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为试练善根成满,弃舍前之不净观心,于外色境之净相修观,令烦恼不生,身证净解脱具足安住。 (四)超诸色想灭有对想不思惟种种想入无边空空无边处具足住解脱,尽灭有对之色想,修空无边处之行相而成就之。 (五)超一切空无边处入无边识识无边处具足住解脱,弃舍空无边心,修识无边之相而成就之。 (六)超一切识无边处入无所有无所有处具足住解脱,弃舍识无边心,修无所有之相而成就之。 (七)超一切无所有处入非想非非想处具足住解脱,弃舍无所有心,无有明胜想,住非无想之相并成就之。 (八)超一切非想非非想处入想受灭身作证具足住解脱,厌舍受想等,入灭一切心心所法之灭尽定。 此中前二者依初禅与第二禅,治显色之贪,第三依第四禅修净观,皆以无贪为性。 第四至第七依次以四无色之定善为性,第八依有顶地,以灭有所缘心为性。 又初二者各分为二,第三分为四,合谓八胜处。 [中阿含卷二十四大因经、俱舍论卷二十九、品类足论卷七](参阅“八胜处”296) p304 发布时间:2025-05-21 08:40:27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60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