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八福田 内容: (一)谓佛、圣人、僧三种为敬田;和尚、阿阇黎、父、母等四种为恩田;救济病人为病田,又称悲田。 此八种,皆堪种福,故称为“田”。 若人能尽力从事此八种,亦犹农人之力田,则获秋成之利。 (一)佛田,佛,梵语 buddha。 音译佛陀,意译为觉。 谓觉道俱圆,位登极果,世出世间最胜无比。 若人能恭敬供养,即能获一切福,亦能灭一切罪,故称佛田。 (二)圣人田,谓菩萨、缘觉、声闻等出离三界,证悟圣道,具足无量功德智慧。 若人能恭敬供养,即获胜福,故称圣人田。 (三)僧田,僧,梵语 sajgha。 音译僧伽,意译为和合众。 谓处众和尚,敬顺无诤,是佛弟子。 若人能恭敬供养,即获福利,故称僧田。 (四)和尚田,和尚(梵 upādhyāya),即教授师。 谓出家者,因师教诲之力,生长法身,其恩实重。 若人能恭敬供养,即获福利,故称和尚田。 (五)阇黎田,阇黎,梵语 ācārya。 音译阿阇黎,意译为正行。 以能纠正弟子之行,即教授得戒等师,因依此戒,得生禅定智慧,其恩实重。 若人能供养恭敬,即获福利,故称阇黎田。 (六)父田,父为资形之始,有生成之德,自孩提以至成长,教诫育养,其恩罔极。 为人子固当竭力奉养,岂有求福之念? 设若心之至、孝之纯,则亦自然获福,故称父田。 (七)母田,谓母始自怀孕分娩,以至乳哺鞠育,护持长养,愍念劬劳,其恩罔极。 为人子固当竭力奉养,岂有求福之念? 设若心之至、孝之纯,则亦自然获福,故称母田。 (八)病田,谓见人有病,即当念其苦楚,用心救疗,给予汤药,则能获福,故称病田。 [摩诃摩耶经卷下、梵网经戒本疏卷三、法苑珠林卷二十一] (二)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五所举八种福田:(一)旷路义井,谓于旷远道路,穿凿义井,以济往来渴乏之人,是为福田。 (二)建造桥梁,谓于通津断港之处,修造桥梁,用济往来之人,以免病涉之苦,是为福田。 (三)平治险隘,谓道路巇险之处,则平坦之;窄隘之处,则开辟之。 以免往来颠坠之患,是为福田。 (四)孝养父母,谓父母为形生之本,教养鞠育,爱念切至,当竭力奉养,顺适亲意,以报劬劳之恩,是为福田。 (五)恭敬三宝,佛法僧三者,可尊可贵,称之为宝。 以其具大功德,普济群生,超登觉岸。 故当皈依恭敬,是为福田。 (六)给事病人,谓病患之人,众苦集身,实可悲悯。 当给施汤药及所须之物,使其四大调和,身得安乐,是为福田。 (七)救济贫穷,谓贫穷之人,所须缺乏,饥馁逼切,无所哀告,当起慈悯之心,随其所需,皆周给之,是为福田。 (八)设无遮会,无遮,即周遍之义。 谓修设普度大会,使一切沉魂滞魄,悉仗三宝慈力,皆得脱离苦趣,而获超升善道,是为福田。 p305 发布时间:2025-05-21 08:40:15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60661.html